機修車間內,成功的喜悅餘溫未散。第一根“爭氣杆”的誕生,像一針強心劑,注入了紅星廠每一個人的心田。孫師傅和他的徒弟們,在秦奮的鼓勵下,熱情高漲地投入到第二根螺桿的加工中。他們鉚足了勁,要將第二根加工得比第一根更完美。車床的嗡鳴聲,金屬切削的滋啦聲,在清晨的陽光下,譜寫著一曲樸素而激昂的工業樂章。
秦奮沒有在機修車間過多停留。螺桿的加工已經走上了正軌,孫師傅他們的專注和那股不服輸的勁頭讓他很是放心。他此刻更關心的是另一條戰線——新材料的最終驗證。這直接關係到雙螺桿擠出機造出來後,能不能立刻“有料下鍋”,能不能真正生產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效能產品。
穿過喧鬧的廠區,秦奮來到了略顯安靜的材料實驗室。與機修車間的粗獷豪邁不同,這裡瀰漫著一種精細與嚴謹的氣息。張巧玲和王小虎各自帶領的小組,經過之前秦奮的理論點撥和方向指引,已經對配方進行了多輪最佳化和系統性的實驗。今天,正是他們拿出最終“成績單”的日子。
“巧玲,玻纖增強這邊,最終的測試資料出來了嗎?”秦奮走進張巧玲負責的區域,看到她正和幾個技術員仔細地整理著一疊厚厚的實驗報告,臉上帶著一絲難掩的興奮。
張巧玲聞聲抬起頭,白淨的臉頰因為連日的辛勤工作和此刻的激動,微微泛紅。她扶了扶眼鏡,將一份匯總的報告遞給秦奮:“秦廠長,您快看!這是我們按照您指導的pH值控制、玻纖烘乾工藝,以及優選的6mm短切玻纖,進行KH-550偶聯劑處理後製備的玻纖增強PP樣條,剛剛完成的全套力學效能測試結果!”
秦奮接過報告,目光迅速掃過上面的資料。這份報告做得非常規範,測試專案包括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彎曲模量、懸臂樑衝擊強度等關鍵指標,每一項後面都附有詳細的測試條件和多組重複實驗的資料均值。
“唔……”秦奮的目光在一組組資料上停留,臉上的表情從最初的平靜,逐漸轉為明顯的驚喜,最後,他忍不住“啪”的一聲合上報告,用力一揮手:“漂亮!太漂亮了!”
周圍的技術員們聽到秦奮如此高的評價,也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秦奮重新開啟報告,指著其中幾項關鍵資料,聲音中充滿了讚歎:“你們看,純PP的拉伸強度一般在30兆帕左右,我們之前簡單處理的玻纖增強PP,最好也就在60到70兆帕徘徊。而現在這個最佳化配方,拉伸強度直接飆升到了105兆帕!翻了將近三倍半!彎曲強度更是達到了140兆帕,彎曲模量也從原來的1.5吉帕左右,暴漲到了5.5吉帕!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增強了,這是質的飛躍!”
他頓了頓,看向一臉激動的張巧玲:“巧玲,這意味著什麼,你知道嗎?”
張巧玲用力地點點頭,聲音有些顫抖:“秦…秦廠長,這意味著我們的玻纖增強PP,在強度和剛性上,已經達到了甚至超過了一些低端尼龍(PA)或者ABS工程塑膠的水平!而且,我們的成本,要比那些工程塑膠低得多!”
“完全正確!”秦奮讚許道,“尤其是這個彎曲模量,5.5吉帕!這意味著材料的剛性非常好,抵抗形變的能力極強。很多需要高剛性的結構件,比如風扇的扇葉骨架、洗衣機的內筒支架、甚至是一些機械裝置的殼體,我們都可以用我們自己研發的這種增強PP來替代,不僅效能有保障,成本還能大幅降低!這簡直就是一種全新的、高效能的工程塑膠!”
之前的市場上,國產的改性塑膠種類貧乏,效能也差強人意。很多高效能的需求,要麼依賴進口,價格高昂,要麼就只能用金屬材料,笨重且加工複雜。紅星廠自己研發出這種效能“碾壓”普通PP,直逼某些工程塑膠的玻纖增強材料,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這是真正的“新型材料”,是紅星廠未來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堅實基礎。
“關鍵是,”秦奮補充道,“我們透過精細控制pH值和烘乾工藝,讓KH-550矽烷偶聯劑的效果發揮到了極致。偶聯劑在玻纖表面形成了一層完整的、與PP基體親和力極佳的‘橋樑’,使得應力能夠有效地從基體傳遞到高強度的玻纖上,這才有瞭如此驚人的增強效果。你們小組的細緻工作,功不可沒!”
張巧玲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連忙說道:“還是秦廠長您的理論指導得好,我們只是做了些具體的實驗驗證。”
“不,科學研究,理論指導和實驗驗證缺一不可。”秦奮擺擺手,“把這份報告整理好,所有的實驗條件、工藝引數、效能資料,全部存檔。這可是我們紅星廠的寶貝!”
勉勵了張巧玲小組一番,秦奮又來到了王小虎這邊。
王小虎正咧著大嘴,和組員們圍著幾根剛從低溫試驗箱裡取出來的樣條,個個喜形於色。看到秦奮過來,王小虎獻寶似的拿起一根樣條,遞到秦奮面前,聲音因為激動而顯得有些高亢:“秦廠長!您看這個!零下三十度!整整凍了六個小時!拿出來直接上衝擊試驗機,一錘下去——”
他把樣條翻轉過來,指著一個清晰的衝擊凹坑,但樣條本身卻只是彎曲,並未斷裂。
“看到了嗎?秦廠長!只是一個白印子,根本沒斷!柔韌性太強了!”王小虎激動地比劃著,“按照您說的,我們把A-187環氧矽烷偶聯劑處理超細滑石粉的工藝引數進一步最佳化,調整了偶聯劑的濃度和處理時間,然後和POE以一個黃金比例共混。結果,您猜怎麼著?”
秦奮接過那根在零下三十度低溫下依然保持著驚人韌性的樣條,用手指按了按衝擊點,感受著材料的彈性,眼中同樣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之前我們做到零下二十度不斷裂,剛性基本保持,就已經是個大突破了。現在零下三十度,還能保持這麼好的韌性,那剛性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