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1980

第57章 用技術指導換來的定製材料

張巧玲白淨的臉龐因激動而泛起紅暈,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主要還是秦廠長您指明瞭大方向,我們只是在您的框架內做一些細節嘗試。之前大家可能都忽略了水解液酸鹼度這麼細微的環節,我也是偶然想到,以前在學校做實驗,有些化學反應對pH值非常敏感,就斗膽試了試。”

“科學研究,很多時候就是由這些‘偶然’和‘斗膽’推動的!”秦奮拍了拍她的肩膀,眼中帶著鼓勵,“這個成果,要好好總結,形成標準工藝流程。接下來,要重複實驗,確保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重複性,還要嘗試不同長度、不同型別的玻纖,看看這個工藝的普適性如何。”

他又轉向王小虎那組,此時王小虎正和幾個年輕技術員圍著一臺簡陋的衝擊試驗機,興奮地討論著剛剛測試完的一根樣條。那根樣條雖然其貌不揚,但在低溫衝擊下展現出的韌性,讓所有人都喜上眉梢。

“小虎,你們這邊怎麼樣?”秦奮笑著問道。

王小虎一見秦奮過來,立刻像獻寶一樣拿起一根只留下一個明顯凹坑但並未斷裂的樣條:“秦廠長,您看!加了A-187處理過的超細滑石粉,效果真的不一樣!這根是在零下二十度凍了四個小時後打的,以前這個溫度下,純PP早就脆得像玻璃了,加了POE雖然好點,但也沒這麼好的韌性,而且剛性掉得厲害。現在這個配方,剛性基本保住了,韌性還大大提升!”

秦奮接過樣條,仔細端詳著斷口(如果是未斷裂,則是衝擊點)的形貌,又用手感受了一下材料的質感,滿意地點點頭:“不錯,這個方向也摸索出來了!超細滑石粉作為成核劑,可以細化PP的球晶結構,提高材料的結晶度和剛性;而經過環氧矽烷偶聯劑A-187處理後,滑石粉表面的極性增加,能更好地與PP基體以及極性較強的POE形成有效的介面結合,起到了‘橋樑’作用,改善了相容性,從而協同提高了材料的綜合效能。”

他這一番深入淺出的原理剖析,聽得王小虎和周圍的技術員們連連點頭,眼神裡充滿了對秦奮學識的欽佩。這些天,他們就是在秦奮這種“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的模式下,一步步摸索前進的。

“這個配方,同樣要進行系統性的最佳化。”秦奮指示道,“滑石粉的新增量、偶聯劑的處理濃度和時間、POE的比例,這些都是變數。我們要透過正交試驗,找到最佳的引數組合。目標是在保證材料衝擊韌性的前提下,儘可能提高剛性和加工流動性,同時控制成本。”

小小的材料實驗室裡,成功的喜悅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圈名為“希望”的漣漪。連續多日的陰霾與低沉,在這一刻被驅散了不少。

然而,秦奮深知,這僅僅是萬里長征邁出的堅實一步。雙螺桿擠出機的“心臟”——螺桿,其精密加工的挑戰,絲毫不亞於熱處理。

第二天一早,機修車間。

孫師傅和他的幾個得意弟子,簇擁在那臺經過秦奮親自“妙手回春”般除錯過的舊車床前。那根經過千錘百煉、終於熱處理合格的螺桿毛坯,已經被穩穩地裝夾在卡盤上。

“老孫,這可是咱們廠的第一根‘爭氣杆’,精加工的活兒,就拜託你了!”秦奮的語氣帶著鄭重。

孫師傅佈滿老繭的雙手輕輕撫過冰冷的床身,眼神專注而銳利,像是在審視一件藝術品:“秦廠長,您就瞧好吧!這臺車床雖然老了點,但在咱們手裡,保管讓它煥發第二春!當年在老廠,比這更破的傢伙什,咱們不也一樣車出過合格的炮管子?”

這話雖有幾分吹噓的成分,但也足見老一輩工人的底氣和對自己技藝的自信。

秦奮笑了笑,他當然清楚這臺車床的精度極限。但他也相信,憑藉孫師傅他們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手感、經驗,以及他們此刻心中那股不服輸的勁頭,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裝置上的不足。

“主軸跳動我已經儘量校正了,刀架的間隙也做了調整。”秦奮指著車床的關鍵部位說道,“進刀量一定要小,寧慢勿快。螺紋的牙型、導程、螺槽深度,圖紙上都標得清清楚楚,每加工一段,都要用百分表和螺紋規仔細測量。”

“明白!”孫師傅眼神一凝,深吸一口氣,戴上有些發黃的護目鏡。

車間裡的其他人,此刻都屏住了呼吸,連大氣都不敢喘。王小虎、周海濤等人也聞訊趕來,遠遠地站著,生怕打擾了這關鍵的一刻。

“嗡——”

老舊的車床啟動了,發出的聲響並不算平穩,但孫師傅握著操作手柄的手,卻穩如磐石。鋒利的特製車刀,在秦奮的建議下選用了硬質合金,此刻正以一個極其微小的進給量,緩緩切向旋轉的螺桿表面。

“滋啦——”

細密的鋼屑,如同銀色的髮絲,在切削液的沖刷下飛濺開來。孫師傅的眼睛,透過護目鏡,一眨不眨地盯著刀尖與工件接觸的那一點。他的耳朵微微聳動,似乎在傾聽車刀切削時發出的細微聲音變化,那是經驗賦予他的獨特“感測器”。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一個螺距,又一個螺距。

孫師傅的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但他渾然不覺。他的徒弟們則在一旁緊張地準備著量具,及時清理切屑,打著下手。

秦奮也站在不遠處,神情專注。他深知,現代化的數控機床加工這種複雜螺桿自然不在話下,但在八十年代初,用這樣一臺普通車床加工出符合精度要求的螺桿,其難度不亞於在鋼絲上跳舞。這不僅僅是對工人技藝的考驗,更是對耐心和毅力的磨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