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1980

第413章 “破曉工程”

“我把大家請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讓大家看這份讓人絕望的報告,不是為了羞辱誰,也不是為了炫耀紅星知道了多少內幕。”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在西方的技術鐵幕下,我們所有人,都是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他們的制裁大棒揮下來的時候,不會問你是國企還是民企,是做設計的還是做材料的。只要你的公司名字裡有‘華國’兩個字,你就在他們的打擊名單上。”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句話,在今天,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即將面對的宿命。”

氣氛壓抑到了極點。共同的危機感,像一層陰雲,籠罩在每個人心頭。

秦奮環視全場,知道時機已經成熟。

“所以,我提議。”他的聲音陡然拔高,“成立一個以紅星集團為主導,所有成員單位共享技術成果,共擔研發任務的——‘華國晶片產業聯盟’!”

“這個聯盟,不是一個鬆散的商業協會,不是一個喝茶聊天的俱樂部。它將是一個有統一指揮,有嚴格紀律,有共同目標的準軍事化組織!”

“紅星集團將作為主導方,承擔工程的總體設計和核心繫統攻關,並提供主要的資金支援。聯盟內的所有成員,必須服從總指揮部的統一排程,承接分配的研發任務。同時,所有成員在聯盟內產生的技術突破和專利,由聯盟全體共享!”

“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用三到五年時間,不計代價,不計成本,造出我們華國的EUV光刻機!撕開這片黑幕,迎來破曉!”

一番話,擲地有聲。

會場內,先是短暫的寂靜,隨即爆發出了一陣壓抑不住的議論聲。

共享技術?統一指揮?

這對於習慣了各自為戰,甚至相互提防的華國企業來說,是一個顛覆性的概念。這意味著要放棄一部分企業自主權,交出自己最核心的技術機密。

有人猶豫,有人觀望。

就在這時,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站了起來。他是中科院物理所的所長,也是國內光學領域的泰斗,王院士。

“我同意秦總的提議。”王院士的聲音有些沙啞,但異常堅定,“我們這些搞科研的,閉門造車了幾十年,自以為取得了不少成果,今天看了這份報告,才知道是坐井觀天。我們各自為戰,就像一盤散沙,輕易就被別人沖垮了。”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個時候,再抱著自己那點一畝三分地不放,就是對歷史的犯罪!我們物理所,第一個加入聯盟,無條件服從指揮部安排!”

王院士的表態,像一塊巨石投進了平靜的湖面。

“我們華清大學微電子學院,也加入!”

“滬市微電子,願意加入!”

“……”

有了第一個帶頭的,後面的響應便如潮水般湧來。那份殘酷的差距報告,和那番振聾發聵的講話,已經徹底點燃了所有人的危機感和使命感。

秦奮對著身邊的李承舟點了點頭。

李承舟立刻將早已準備好的聯盟合作備忘錄,分發給了每一位代表。

沒有複雜的法律條款,只有最核心的幾條原則:統一指揮,任務分包,成果共享,絕對保密。

一個小時後,華國半導體產業五十家頂尖單位的負責人,在這份看似簡單的備忘錄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華國晶片產業聯盟”,在西北戈壁的風沙之中,正式成立。

秦奮沒有給任何人喘息和慶祝的時間。

“既然聯盟成立,那我們現在就下達第一批任務。”

他再次走向投影幕布,上面已經換成了一張龐大的光刻機系統分解圖。

“王院士,”秦奮看向物理所的老所長,“鐳射等離子體光源的特種靶材研發,以及前置預脈衝鐳射器的攻關,這個任務,交給物理所牽頭。”

“李總,”他又看向一家精密機床廠的負責人,“能夠實現奈米級定位精度的雙工件臺,是你們的目標。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方法,兩年之內,我要看到樣機。”

“還有,高純度特種氣體的純化,南京化工研究所負責。超精密溫控系統,交給杭城儀表廠。光學鏡片的粗加工和鍍膜工藝,由長春光機所承擔……”

秦奮的聲音在會場中迴響,他將龐大的光刻機專案,精準地分解成上百個子模組,然後像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將一個個艱鉅的任務,分配給了聯盟中最合適的單位。

被點到名字的人,表情無一不是凝重至極。他們拿到手的,都是自己領域內最難啃的硬骨頭,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挑戰。

但沒有一個人退縮。他們的眼中,燃燒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光芒。

任務分配完畢,秦奮的目光掃過全場,神情嚴肅。

“各位,任務已經下達,這就是軍令狀。從今天起,我們就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

“工程所需的一切資源,國家會全力保障。我們在這裡建設的,也不僅僅是一個工廠,而是一座全新的科學城。你們所有人的團隊,都可以申請整建制搬遷過來,在這裡,你們將得到最好的科研和生活條件。”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深沉。

“戰爭,已經開始了。就在我們開會的時候,我剛剛收到一條訊息。”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向秦奮。

“紅星集團透過特殊渠道,從德國訂購的第一批超精密研磨裝置和光學檢測儀器,在鹿特丹港,被以‘例行檢查’為名,無限期扣留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