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謙在羊皮捲上,劃出一條線,情緒非常激動。
車丁看著這一幕,又糾結又擔憂。
他現在是吳乾的奴隸,只是有可能成為吳國的平民與士族。
可如果真幫宋子謙實現回宋。
這種功勞,史書都抹不掉的啊。
況且,宋國曆史上的名相陶真,陶晃之父,便有過這樣的先例。
宋子謙叮囑車丁不可與他人透露後,便讓車丁退出房間,他則開始籌備自己的第三套方案。
鄧山與車丁能不能被自己的大餅唬住?
宋子謙也沒有把握。
但本身,宋子謙也沒打算他們真幫自己。
不搞破壞,就已經不錯。
顏氏從屏風後走出,在宋子謙的陶碗中,蓄了水,正要退開。
宋子謙握住顏氏的手腕,問道:“顏兒,我水都沒喝,你又來蓄水?莫非有話要說?”
顏氏低聲道:“公子,這兩個宋人,不可信!”
宋子謙錯愕地看著顏氏,“為什麼這麼說?”
“這兩人身上的傷疤都已癒合無痂,顯然是近期沒再受過折磨,但真正的奴隸,傷疤每日添新,痂上有痂是正常。”
顏氏低下頭,“所以,我懷疑這兩人已變節,倘若,您將生死交付他們手中,恐成隱患。”
宋子謙抓著顏氏的手,心中一暖。
顏氏不僅觀察細緻,連邏輯推理,也屬上乘,如果不是個女子,應該也是個能攪動風雲的人物。
宋子謙想起顏氏不僅會女紅,還識字,便好奇問道:“顏兒,我好像忘記問你的家世了,你的門楣應該不低,我猜的對不對?”
顏氏點頭,“奴婢祖父顏回。”
“顏回,”宋子謙默唸一遍,突然如被雷擊,驚愕道,“顏回?”
顏氏點點頭,好奇道:“公子知道奴婢祖父?”
宋子謙立刻追問道:“你祖父的老師,是不是叫孔子啊?”
“孔子?”
顏氏一番思考,但最後搖搖頭,說道:“祖父曾為吳國太宰,因未與公孫氏助吳王繼位,而遭迫害,不曾聽說什麼孔子!”
“哦。”
宋子謙心中翻滾。
照這麼說,這裡應該是個類似於春秋時期的平行時空。
這裡沒有孔子,顏回只是重名。
宋子謙感慨,現在被困在質子館,去哪兒都不方便,連關於這個時代的書籍,都不好蒐集。
如果許清暗示的,真是吳攸與高司徒有利益輸送。
那麼只是讓吳攸與吳梟內鬥,無法從根本上,起到消弱吳國的目的。
這裡是士族與貴族分鍋吃飯。
最終還是要挑起公孫氏與高氏的爭鬥,讓他們捲入風暴當中,才有可能實現最終目的。
只是,高氏會下場嗎?
高叔肩被一通罵,能激怒高司徒?
很難!
但凡有點城府,都難以被這種低階情緒左右。
宋子謙覺得還要再加些柴火,吳國不亂,自己怎麼渾水摸魚?
他靈機一動,打聲響指,“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