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之我是劉病已

第38章 學塾日常

“老師請說!”病已自無不可道。

老夫子沉吟片刻道:“既然你全程見證此次‘大辯論’那你對儒生和地方賢良如何看待?他的主張你認為是否可為國策?”

“他們是為君子!”病已幾乎不假思索道。

君子?老夫子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明白了什麼,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君子?對,他們都是君子!”

他看向眼前這個弟子,眼中更是滿意至極,但還是問道:“那你說說,他們的主張能否成為國策?”

病已搖了搖頭,道:“雖有仁心,卻不懂人心,或者是不想說罷了!”

“是否可為國策病已不知道,這是朝廷和陛下該想的事情。”

“但在病已看來,朝廷本就有意與民休息,之所以叫來儒生和地方賢良,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

“既緩和了自先帝以來的高壓政策導致的亂象,平息了人心,也使得此次辯論結果透過這些地方儒生和賢良推動,得到很好執行。”

“但他們所提的主張太過理想化,甚至有些荒贅。”

“這也是朝廷未曾全盤接受他們主張的原因,此時朝堂諸公中或許有無德無能之輩。

但不可否認他們在制定國策時是透過全盤考慮的,雖有瑕疵,但自古以來哪個政令是十全十美的?”

“朝廷在先帝時施行霸道,是有所極端,但儒生和賢良們所主張的‘仁’就不極端嗎?真的到了放馬南山,刀槍入庫的時候了嗎?”

病已搖了搖頭,繼續道:“不見得吧?朝廷需要錢糧保證邊疆安定,需要錢糧平息地方天災人禍,更需要錢糧穩定人心,這些哪件不需要天文數字的錢糧?”

“難道靠天下人自覺嗎?”

“還是那句話,他們的主張能不能成為國策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要是全盤按照他們的主張施政,離天下大亂就不遠了。”

復中翁定定地看著侃侃而談的弟子,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他是儒生,當然希望儒家的主張‘仁’能得到發揚,甚至成為國策。但多年的蹉跎生涯告訴他,這是不可能的。

人心是經不起考驗的,聖者仁心,霸王手段,缺一不可。他看過這個弟子帶來的書稿,上面儒生和賢良的有些言論就連他這個老朽都覺得荒唐。

他們的初心或許是好的,但更多的卻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自己早已到了隨心所欲之年,儒家的那些條條框框怎麼可能束縛住自己?

想到這裡,他頓時有些心灰意冷,自己堅守數十年的信念,到底堅持了什麼?

或者說只是自己欺騙自己而已?

“老師?”病已察覺到了老師的異常,輕聲喊道。

“無礙,老夫只是想笑自己多年來的堅持到底值不值得?”復中翁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無事!

“好了,時間不早了,你先回去,明日下課之後先不要離開,老師帶你去見一個人。”

復中翁好似想到了什麼,有些懷念,又有些羨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