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一封書信給了劉旦那顆蠢蠢欲動的心一劑強心劑,認為大事必成。至於是什麼大事?當然是那個自認為是自己的位置了。
現在阻攔劉旦的三個攔路虎,霍光、丞相田千秋、右將軍王莽(此王莽非彼王莽,已經去世,現在的右將軍是張安世),現在王莽去世,之前王莽擔任右將軍又兼任宮廷衛尉,掌管大軍,自己就算有想法也沒辦法。
丞相田千秋身體不好,重病臥床,所以現在只有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在苦苦支撐,覺得只要解決霍光,即可大事將成。
至於桑弘羊這位先帝託孤重臣不提也罷,在鹽鐵會議之後就已經是冢中枯骨,不值一提!
但他不知道的是,當心中的慾望不再被遏制的時候,人心的慾望是多麼的強大,之前還拒絕鄂邑長公主的上官桀父子,此時卻想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白日美夢。
燕王劉旦留在長安的聯絡人是其長子,在確定誰是敵人之後,上官桀父子、鄂邑長公主、燕王長子立即就開始策劃起了陰謀。
他們是怎麼做的?
四人雖然各懷鬼胎,但在除掉霍光這件事上卻極為一致,在達成意見後,決定由鄂邑公主出面設一場‘鴻門宴’邀請霍光參加,在宴會上設伏斬殺霍光,如此,大事可成。
但事情真的就會如他們所願嗎?
有時候導致事情的成敗往往是由一件很小的事情或小人物決定的,就在他們磨刀霍霍向霍光的時候,鄂邑公主府中一門客的父親從兒子口中得知了陰謀。
燕倉,一個誰也不知道的人物卻扮演了一個決定歷史走向的人。
燕倉青年時從軍,打過匈奴,徵過大宛,要說經歷這樣的人在大漢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但誰也不知道的是燕倉少年跟隨大將軍衛青征伐匈奴,後又隨驃騎將軍霍去病封狼居胥,在他的眼中,這兩人就是他一生效忠的物件。
哪怕是皇帝也要排後,當年冠軍侯身死,他就在身旁照顧,這麼多年來他時常內心譴責,認為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大將軍。
冠軍侯死後他也因殘回家,這些年渾渾噩噩地過著日子。但當從兒子口中得知有人要害冠軍侯的弟弟霍光,這讓他如何能忍?
燕倉思來想去,最後將目光投向了大司農楊敞。
之所以找到楊敞,因為他們認識。
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退伍老卒竟然認識堂堂大司農?
楊敞何許人也?其開脈之祖就是那個在烏江決戰中搶到楚霸王項羽一條大腿,被劉邦封為赤泉侯的楊喜的後人。
也是後來東漢弘農楊氏的先祖之一,更是大隋開創者楊堅的先祖。
至於燕倉和楊敞是怎麼認識的?要是霍去病不死的話,其實和楊敞年紀差不多,都是勳貴子弟,年輕時豈能不認識?
一直跟在霍去病身邊的親兵燕倉豈能不認識?於是他將有人要謀害霍光的訊息告訴了楊敞。
楊敞先祖是勇猛,能在千軍萬馬中搶到霸王大腿的人能不勇猛嗎?但自楊喜之後赤泉侯一脈卻棄武從文,楊敞雖有些武藝,但膽子卻小的很。
得到訊息的楊敞大驚失色,但他卻沒有第一時間告訴霍光,因為他怕啊。在他看來這簡直就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稍有不慎自己就要身死族滅。
由不得他不謹慎,但霍光提拔他為大司農,對他有知遇之恩,要是隱瞞不報,要是被人知道,自己還有何臉面在奉行忠孝的大漢朝堂待下去?
今後的名聲,家族的名聲怕是要迎風臭三里。
他思來想去,不說不行,說了自己怕遭清算,於是他想到一個人。
諫議大夫杜延年,作為鹽鐵會議最主要的推動者,杜延年毫無疑問是霍光的鐵桿心腹。而杜延年是個耿直的,根本就不想那麼多,毫不猶豫地就將此事告知霍光。
傍晚,大司馬大將軍府。
“什麼?好大膽子,他們想幹什麼?造反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