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視大殿眾多賢才大臣,劉弗陵心情激盪,他雖然年幼,但也是孝武皇帝之子,心中豈會沒有想要先帝在世時的那種天下臣服的威勢?
“眾卿平身!”
“謝陛下!”
待眾人正襟危坐,劉弗陵這才朝丞相田千秋道:“丞相,此次就由你來主持吧!”
“唯!”
田千秋躬身禮拜,這才轉身,先是看向面無表情的霍光和桑弘羊,隨後才看向眾人,道:“庭辯開始!”
-----------------
霍光一言不發,桑弘羊老神在在。
以他倆身份豈會輕易下場?就在眾人以為要冷場的時候,只見一人出列,大聲道:“臣魯國儒生,頓首以拜。”
丞相田千秋微微頷首:“萬生乃是魯國大儒,此前陛下有旨,大家可暢所欲言,不以言論問罪,爾大可言之。”
這時,病已連忙反應過來,跪坐於榻,提起毛筆展開白錦,準備記錄。
只聽萬生言道:“吾常聞治人之道,需防止享樂,廣道德之端,抑制商業利益而開仁義,不示百姓以利益,然後才可教化百姓。
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與民爭利。
讓百姓失敦厚淳樸而貪鄙,造成百姓捨本逐末。
百姓誠實,則財用足,奢侈則飢寒生。吾等希望陛下以天下百姓為重,罷鹽、鐵、酒榷、均輸,進本退末,以實根本。”
病已奮筆疾書,這些年他可不是白過的,並且現在也不是藏拙的時候,他本身就記性極好,幾乎過目不忘,近乎在對方說完瞬間就已經記錄完畢,這讓一直關注他這邊的丙吉和京兆伊雋不疑目瞪口呆!
萬生所言,簡單來說就是朝廷鹽鐵等必需物資專營,讓天下百姓都變得逐利而貪婪,希望朝廷廣施仁義,以農為本,抑制商業,罷鹽鐵專營,讓百姓迴歸農業。
不待他歇息片刻,只見百官中出來一人,顯而易見乃是桑弘羊一派,但見他朝皇帝一禮,駁斥道:“陛下明鑑,此人一介儒生,一不能明辨是非,二不能身體力行,只見些許弊端,就否定先帝時定下的國策........”
“且住!”
田千秋突然站出來不悅道:“此番辯論陛下早有旨意,你可反駁之,也可不言,其他的就不要說了。”
說完看向眾人道:“希望諸位以此為鑑,正所謂理越辯越明,有何不同意見,大可暢所欲言,切不可攻擊他人小題大做,不明是非!”
眾人聽完連忙道:“吾等謹遵丞相教誨!”
“好了,你可對萬生的言論進行駁之!”田千秋道。
“唯!”
只見其稍稍停頓,道:“匈奴背叛不臣,數次侵襲邊境。防備他們就要辛勞大漢百姓;不防備則侵盜不止。先帝哀邊人之久患,苦於被胡虜劫掠,故修理障塞,整飭烽火,屯兵以備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