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之我是劉病已

第33章 看不清的人心

“故邊民有刎頸之禍,而中國有死亡之患,此百姓所以囂囂而不默也。夫治國之道,由中及外,自近者始。近者親附,然後來遠;百姓內足,然後恤外。

故群臣論或欲田輪臺,明主不許,以為先救近務及時本業也。故下詔曰:‘當今之務,在於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公卿宜承意,請減除不任,以佐百姓之急。

今中國弊落不憂,務在邊境。意者地廣而不耕,多種而不耨,費力而無功,詩云:‘無田甫田,維莠驕驕。’其斯之謂歟。”

“...........................”

病已筆下如飛,將汝南名士朱子伯之言一一記錄。

看著因心情激動而面色通紅的朱子伯,他捫心自問,是不是有些錯怪這些大漢的精英們了。是,他們或許為自己,為身後的利益集團發聲。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建議和主張恰恰能解決此時大漢民生凋敝,百姓負擔過重的問題。

就如他上述所說,先內後外,先解決國內亟待解決的矛盾,然後再將目光投向胡、蠻之屬。當今首要的任務是,禁止苛捐暴政,停止擅加賦稅,大力支援農業。

萬事皆有先後,從未聽聞自家良田未曾耕種,而去耕種荒野之田的,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這一刻,病已將較為舒服的坐姿改為跽坐,腰背挺直,這是最為正式的坐姿。此時的他早已摒棄了之前無所謂的態度,變的極為認真。

這場辯論從始元六年二月至現在七月,足足進行了五月時間,期間他記錄的草稿都都不知上交了多少,少說也有十餘萬字之多,這還只是自己所寫,要是加上其他人的,少說也有百萬字。

這還是撿重要的言辭記錄,不然會更多。

這數月時間,他毛筆寫禿了五支,手指上也磨出了厚厚的老繭。

每日高強度的書寫和整理,加上晚間還要將其整理總結,就連他也都有些吃不消,期間皇帝劉弗陵多次以身體不適不曾親臨,而是由丞相田千秋主持。

但這並沒有降低大辯論的烈度,甚至因為皇帝不在,大家摒棄顧忌,更是顯得‘慘烈’。沒錯,就是‘慘烈。

因為在此期間,有數位老臣和多位地方名士大儒因心情激盪而吐血暈倒,要不是御醫就在一旁,怕是生死難料。

這一刻,他們都在為自己的理念而鬥爭,那種堅守,讓經歷後世的他震撼莫名,那種為信念而生,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慘烈’,到現在他都久久不能平靜。

桑弘羊,大漢御史大夫,先帝留下的老臣,竟然也多次親自下場,其辯駁到激烈處,完全沒有朝廷大臣的沉穩,就像是被徹底激怒的野獸,要將一切膽敢動擅自入侵自己地盤的其他動物斬盡殺絕。

霍光也同樣如此,他甚至有時候辯論到激烈處嚎啕大哭,拿出地方的戶籍統計,指著上面血淋淋的數字,質問眾人良心都被狗吃了不成?

大漢百姓嗷嗷待哺,民生更是慘不忍睹,你們很多人都是跟著先帝親眼看見當年慘狀的,一村之中,壯年男子不足十一,滿村的殘疾之人,田地荒蕪無人耕種,村民們衣不蔽體,面黃肌瘦。

“大漢的子民該歇歇了啊!”霍光泣血慟哭!

有時候病已他自己也有些看不清楚這些人了,只是簡單的說是利益之爭,卻是有些淺薄了。他承認自己淺薄了,這讓他有些氣餒。

人是複雜的,或許在這一刻他們摒棄了私利,放棄了個人得失,只是一心想為大漢的現狀做出努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