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叔、龍哥,這幾天辛苦你們了。”孫青山真誠地說,眼中滿是感激之情。
徐木匠笑呵呵地擺手,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青山啊,你太客氣了。你這伙食,可是一絕。整個屯子的人,誰不想來給你幹活啊?”
孫青山連忙謙虛,“哪裡哪裡,我就是會打點獵,家裡不缺肉罷了。可別拿我跟其他人比,不然我可要被罵死了。”
眾人哈哈大笑,氣氛頓時熱鬧起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龍哥忽然問道:“青山,你這房子基本建好了,就差個豬圈。要不要在山腳下建一個?”
孫青山搖頭,“不了,我放棄搞養殖。味道太大。明年準備搞點家禽養殖,以後雞蛋自給自足。”
“也是,”龍哥點頭,“你這醫館要保持乾淨。”
酒足飯飽,賓主盡歡。送走客人後,孫青山坐在院子裡,望著滿天繁星,陷入沉思。
他想起白天那個老漢,又想起自己的父親。同樣是行醫,父親卻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父親總是說,醫者父母心。看病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救人。
可現實往往很殘酷。沒有錢,連最基本的藥材都買不起,又何談救人?
孫青山嘆了口氣,站起身來。他決定,明天去看看那個老漢。不為別的,就當是行個方便,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夜深了,孫青山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他翻來覆去,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父親的身影。那個總是揹著藥箱,風裡來雨裡去的老人,曾經是他最敬佩的人。可是,父親的善良並沒有換來應有的回報。晚年時,父親因為一次誤診,被人告上了法庭,賠光了所有積蓄。
“難道行醫真的只能兩條路可選嗎?”孫青山喃喃自語,“要麼像父親那樣一心為民卻落得晚景淒涼,要麼像城裡那些大醫院一樣只認錢不認人?”
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很久,直到天矇矇亮,他才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孫青山就動身前往柳樹村。清晨的山村,空氣中瀰漫著泥土和草木的清香。他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大自然的氣息,心情也跟著輕鬆了許多。
路上,他遇到了幾個採山貨的村民。
“孫大夫,這是要去哪啊?”一個村民好奇地問道。
孫青山笑著回答:“去柳樹村看個病人。”
“哎呀,您真是活菩薩啊!”村民豎起大拇指,眼中滿是敬佩。
孫青山擺擺手,“哪裡哪裡,分內之事罷了。”
走了約莫兩個時辰,孫青山終於到了柳樹村。他向村民打聽黃老漢的住處,很快就找到了。那是一間破舊的土坯房,門前雜草叢生。孫青山站在門前,心中不禁一陣酸楚。
他輕輕叩門,“齊大爺,在家嗎?”
門吱呀一聲開了,露出黃老漢枯瘦的臉。他的眼睛深陷,臉色蠟黃,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老得多。
“孫大夫?你怎麼來了?”黃老漢驚訝地問,聲音中帶著些許沙啞。
孫青山笑道:“來看看您的情況。昨天走得急,沒問清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