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罵話也是差點脫口而出。
幸好讀書人的修養控制住了。
雖自詡才高八斗,擁過目不忘之本領,乍聽此訊息,他也是有些慌亂。
“為何突然開考,未免有些太著急,今日已二十九日,除去今日,也就兩日備考時間。”
“聽說是新皇的意思,二月一日新皇正式登基,三月一日就是殿試,我等乃新皇登基第一屆,朝廷尤為重視。”
“劉兄,不再多言,告辭,此次若會試不中,那又白白浪費幾年光景,而且,說不定,什麼時候科舉又要廢了!”餘闕拱手道。
元朝科舉次數很少,百年時間共有十六次。
每次錄取人數極少,終元一朝共錄取進士才一千人出頭。
而這次是第七屆。
前面光景積攢了大量讀書人,每一個都是精英,因此,誰也不敢自負一定高中!
劉伯溫拱手:“多謝餘兄之言。”
“告辭!”
餘闕剛要匆匆離去。
一陣陣馬蹄聲從遠處傳來。
“咚!”
“咚!”
“咚!”
只見一批軍士,身著盔甲,揹負箭筒,騎高大黑馬,整齊劃一地走來。
旗幟飛揚!
殺氣逼人!
“這是出什麼事情了,為何侍衛軍進城了?”
“不會又是大事吧!”
“難道是宮中?”
兩旁的百姓嘀嘀咕咕,臉頰掛著憂色。
兩都之戰,剛過去不久,當時,家家掛白布。
現在,難道又出事了?
也是怪哉啊!
這大都何時能靜?
餘闕:“劉兄,放心,會試不會出問題。”
“這支軍馬前方應是隆福宮左都威衛,後方是右都威衛。”
“我家中有人在唐兀衛中任職,也收到朝廷訊息,此次新皇登基,各侍衛軍調遣進京!”
“選各衛精銳,一展我大元國威!”餘闕朝著宮城地方向拱手道。
劉伯溫微微點頭,審視著眼前衛隊,道:“不愧是大元精銳,此衛隊一看就是精銳之師!”
餘闕微微點頭,道:“如今,要論大元精銳之師。”
“當有三部分!”
“一部分是由燕貼木兒丞相掌管的大都督府。”
“第二部分是由浚寧王,知樞密事伯顏所控制的左右阿速衛隊。”
“最後一部分,就是你看到的這支隊伍,由太后控制的隆福宮左右都威衛。”
劉伯溫心中暗道:“天下軍馬,理應由樞密院節制,如今卻被後宮和中央重臣一一瓜分!”
“此乃亂世之兆!”
“若有朝一日,我必輔佐君王,收天下兵馬於中央,統一統治!”
劉伯溫拱手道:“那剩下的衛隊呢?”
“剩下的衛隊,實力、人數、裝備遠遠不如,雖說都是侍衛親軍,也有嫡庶之分啊。”
“就以唐兀衛舉例,不過三四千人。”
“要說真找一支,那還真是有,那就是漢五衛,前中後左右五支衛隊,足足有五萬人馬,兩都大戰之時,燕貼木兒丞相調遣五衛,才在兵馬上不至於短缺,可惜,非戰時狀態,他們不可擁有武器,老虎沒有牙齒,豈能有戰鬥力?”
劉伯溫若有思考。
當今朝廷,乃蒙元立朝。
對漢人、南人多加防備啊!
聊了片刻後。
劉伯溫與餘闕道辭。
回家,備考!
三日後,決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