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
一間破舊的房屋內。
“大人,又來了三批漢人,足足有上百人。”
一名戴著“塔基亞”小帽的埃及人走進來彙報,一副忿忿不已的樣子。
謝赫·優素福抬起頭,嘆了口氣,道:“看來,大元真想要在這裡紮根了。”
埃及人孔蘇恩和:
“是啊,我都已經打聽過了,就住咱們旁邊的幾戶人家,全是從大元弄過來的死刑犯,到了這裡,竟然成了人上人,簡直是豈有此理。”
“而且,來的漢人看著老實,實則不然,剛來,就有一群人去城外搶人,也不知道多少真主的信徒慘遭劫難了。”
謝赫·優素福停下手中的筆,默然不語。
自從接到埃及蘇丹的命令後,他們很快就來到了印度,親身經歷了整個印度崩潰到投降的全過程。
“這大元對我真主的信徒極其憎惡,我從一個漢軍小兵那裡得知,大元已經屠殺了好幾座遵從大元旨意的城池。”
“他們號稱留頭不裹發,裹發不留頭。”
“這道命令下了之後,激起了不少人的反抗,可惜,都被大元強力鎮壓了。”
這是一則“居心叵測”的命令。
德里蘇丹在這裡統治多年,加上許多印度人的本地傳統,導致許多人纏大包頭,也就是後世印度阿三的經典形象。
這道命令的意思,如果想要活命,那就不能裹發,如果裹發,那麼就不能留頭。
因此,這道命令算是打在許多人的痛點之上。
激起了一番波折。
面對這種情況,謝赫·優素福也悲痛不已,一個巨大的木速蠻世界隕落了,常常午夜夢迴之間,他不禁發出長嘆:
何至於此!
何至於此啊!
若是大元也信奉木速蠻,那麼該是多麼美好的世界啊!
只可惜,大元與此相反,處處與其作對。
“我等自身難保,也只能看著他們受苦了,不過,他們是真主的信徒,會上天堂,來世庇佑福報。”謝赫·優素福安撫孔蘇恩和道。
他轉移話題:“還有其他事情發生嗎?”
孔蘇恩和道:“大元在各地蒐集書籍,也不知道要做什麼,不像是保護,否則他們也不至於在各地破壞遺蹟。”
“我還聽說,大元專門有一支部隊,在各地蒐羅佛教、婆羅教乃至我木速蠻教的聖物,像是鼎鼎有名的佛陀舍利子,當年阿育王將其儲存在不同的阿育王塔,非常珍貴,有許多都被大元搬到了這德里城中,大機率要運回大元。”
不止是舍利子。
還有木速蠻聖物佐勒菲卡爾劍、阿里披風、伊本·阿拉比手杖、庫特布·米納爾的《古蘭經》抄本。
此外,斯里·商羯羅的毗溼奴杵、吠陀之心“薩拉斯瓦提維納琴”等等。
凡是有價值的聖物全在蒐羅範圍內。
謝赫·優素福也搞不懂他們所做的打算。
......
而大元做的事情比他們想象的要多。
德里一處偏殿內。
弘保正在閱讀著一份文書——《針對印度的三十七條策略》
這是經過大元朝廷,以及結合印度本土實際製作出的詳細規劃。
其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