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元當漢家天子

第742章 留頭不裹發,裹發不留頭

被列為關鍵的一條政策,便是文化滅絕。

大幅度降低印度國民的文化素質。

第十一條策略中。

要求滅絕印度本土文字——梵文。

如果把印度文明比作一棵三千年不凋的榕樹,梵文便是那深入土壤的主根,失去它,整棵巨樹雖仍可搖曳,卻再難枝繁葉茂。

從公元前15世紀的《梨俱吠陀》到公元后的《薄伽梵歌》,一切印度教核心經典皆以梵文寫成。

梵文不僅是語言,更是被認為“自天而降”的聖音。

誦經時的聲韻、重音、呼吸若差一毫,祭火便被視為無效。

因此,梵文維繫著婆羅門祭祀、瑜伽行法、密咒曼陀羅的“神聖有效性”。

大元準備派遣千名學者奔赴印度,將印度經典翻譯成漢語,大規模的銷燬所有的梵文經典著作。

同時。

“邀請”百名梵文學者前往大元翰林院,大元朝廷會專門找一百名士子學習梵文,這部分群體負責梵文經典的流傳,直到大元王朝滅亡。

劉淵來自後世,知道種種系統性的大規模文化滅絕方法。

印度也是“運氣”爆棚。

通通全用在了印度上面。

降低國民素質,也是必須操作的重要一步。

明末,通俗小說已經廣泛流傳至民間,四部名著三部已經確鑿是產生於明朝,《紅樓夢》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也認為並不是單純的賈家之事,後面流傳出來的續本中,更是被認為是悼明之作。

可以想象大明國民文化素質。

而,清妖採用了一切方法,壓制了國民素質,才導致了後世的災難。

1840年後,“中華民族”一詞誕生。

現代,無數漢人陷入了反思的情節。

但是,假若將1644年為近代史開端,那麼,一切反思將結束。

華夏之所以打不過外國,是因為清妖的存在。

從1840年起,經歷了將近兩百多年的“殖民史”,漢人憑藉著自己的能力,不僅擺脫了封建殖民統治,更是御蠻夷於國外,奮起直追,快速地屹立在民族之林。

種種策略,全是借鑑的清朝做法。

施加於印度之上。

......

弘保挨個閱讀著每一則條款。

時不時停下來,思考著其中用意。

每看一條,心驚一分。

“太黑了,簡直是太.....父皇這是要往死裡整印度啊!”

劉淵在弘保心中的濾鏡又“高大”幾分。

弘保抿了一口熱茶,又繼續投入其中。

大約一個時辰後,他伸伸懶腰,嘀咕道:“這貨幣兌換還是第一次出現,但是,要想在全印度實行紙鈔制度,恐怕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若是真按照這套方法實行,那麼整個印度的經濟將受制於大元,畢竟,兌換比例是大元說了算,稍微起伏一些,那就是巨大的財富,接下來,有的忙了。”

他皺了皺眉頭,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母妃說,讓我好好在這裡鍛鍊,難道父皇有意將我分封到這裡?”

“希望不會,若是一直待在這裡,我恐怕要瘋了,如果要是再繼續打仗就好了,真想好好體驗一番真正的戰爭,父皇啊父皇,再次西征的時候一定要讓我去啊,大哥是太子,我是老二,希望是我是出征主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