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太監立馬領命而去。
朱元璋接著似是又想起了什麼,又說道:“此事暫時不宜宣揚,三品以上官員留下,其餘都退下吧。”
說罷又看了一眼仍舊跪著的滎陽侯鄭遇春,道:“翡翠樓一案,就交給三司會審吧。”
原本鄭遇春已經萬念俱灰,聽到此話直接愣在了原地。
他以為自己原本要被抄家滅族。
鄭昌要是把罪名都推到他的頭上,那十幾條人命,其中還有滅門案。
最輕也要被誅連三族。
而且涉及到勳貴,都是錦衣衛來辦。
但他卻怎麼都想不到,自己運氣這麼好,竟然是三司會審,躲過了錦衣衛。
這已經算是對他而言最好的結果了吧。
雖然自己的命是保不住了,但三司會審,應該會給自己留下幾許血脈。
想到此處,鄭遇春開始重重的磕頭,“是臣辜負了陛下的期望,臣著實該死!”
不消一會兒,額頭便磕的鮮血橫流。
殿內官員們見他如此,也都難免有幾分唏噓。
滎陽侯也算得上地位顯赫。
但從現在開始,就徹底變成過去之事了。
不會有人在意翡翠樓犯的案子是不是受了滎陽侯鄭遇春的指使。
無論他是否指使,翡翠樓每月給滎陽侯府送大量銀錢都是不爭的事實。
要是換成別的皇帝,若是這些命案真與鄭遇春沒關係,也就是削爵罰俸了事。
但朱元璋可跟所有皇帝都不一樣。
他對這種欺壓百姓的行為十分反感。
所以鄭遇春翡翠樓大東家的身份爆出之後,他的命運就已經被決定了。
現在三司會審,已經是萬幸的結果。
要是朱元璋今日心情不好,直接讓錦衣衛來查辦此案,那不知又會牽扯到朝中多少人。
朱元璋冷冷的看了一眼磕頭的鄭遇春,這才道:“都退下吧。”
接著兩名侍衛大步走進殿內,把鄭遇春給拖了出去。
那些三品以下的官員也都陸續行禮退出奉天殿,離開了皇宮。
這些人一走,奉天殿便顯得空曠了不少。
徐達又問道:“陛下,要不要讓太醫院的太醫們也來一下?”
朱元璋微微頷首:“還是魏國公思慮周到,傳咱的旨意,讓太醫院院使和負責疫病的御醫都來一趟,咱們也不在奉天殿了,去勤政殿。”
在大明,朱元璋的話就等同於言出法隨。
一句話便能決定天下人的生死。
何況是這麼一件小事。
因此朱元璋父子去往勤政殿的時候,朝中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員都跟隨一道前往。
但朱元璋卻多了個心眼。
他命禮部尚書劉衡和太醫院等人在勤政殿外問詢陳安,他們則在殿內聽著就行了。
眾官員雖然對朱元璋這個安排疑惑不解,但也沒人會多問什麼。
只有朱標才知道自己父皇想的是什麼。
現在還沒到跟陳安攤牌的時候,因此暫時不想讓陳安知道他們父子兩人的身份。
朱元璋還打算在時機合適的時候跟陳安攤牌,給他個大驚喜呢。
……
秦淮河北岸。
漸漸逼近的馬蹄聲讓原本有些明瞭的局勢再次生變。
無論是周圍的百姓,還是江寧縣的衙役和書吏,亦或是那些勳貴子弟,現在已經沒法再震驚了。
沒辦法,這兩天震驚的次數實在太多了。
哪怕現在皇帝陛下親臨,他們都不會覺得意外。
但吳崇嶽跟他帶來的錦衣衛門卻是個個臉色鉅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