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夠做成第一單,李揚就相信他們再次使用的機率會很高。
假如有人嫌使用網站不方便,那麼就回答也可以用電話訂餐,只是就不能享受用網站下單的這些福利了。
有了對比,他們就更加能客觀的感覺到網站下單的好處,哪怕稍微麻煩一點點,他們一般也都會開啟電腦。
次數多了,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寫字樓的上班族一般都有電腦,2008年電腦沒普及,只是說沒普及到一些普通人。
對他們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話術培訓,李揚又重點把那兩個能說會道的學生喊過來,和他們進行單獨的談話。
這兩人都是外地的,家裡住的比較遠,所以假期沒打算回去。
此次出來兼職,並不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根據他們的說法,是想為了鍛鍊一下自己。
“我聽你們學長說了,今天的一些事情你們處理的很好,今後外賣網站還會擴大宣傳範圍。如果你們願意,我們可以長期進行合作,將來整個洪城市的業務都可以交給你們去負責。”
李揚並不奇怪一個小小的軟體資訊科技學院,會有這麼多能人,他一直都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就是沒有人發覺而已。
像劉邦早期的創業團隊,還有朱元璋的那些夥伴,同樣是身邊的人。
他們本身的實力固然出色,但如果跟錯了人,也許就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閃閃發光了。
兩個學生都有些不太相信,他們賣力的推廣,除了是因為感謝李揚的熱情,更多原因是想鍛鍊自己的口才。
但卻沒想到,李記明廚的老闆竟然向他們丟擲了橄欖枝,並承諾以後整個洪城市的外賣業務都歸他們負責。
先不說這件事情的可能性有多高,但作為學生的他們聽到這種話,是十分高興的。
他們兩人其中一個來自隔壁的鄂省,另一個則是來自最南邊的粵省。
這兩個省份的人都特別厲害,李揚經常聽老一輩的人說“天上的九頭鳥,地上的鄂省佬”,就足以說明這個省份的人有多出色。
粵省就不說了,改革開放最早的地方,一個個都敢想敢幹,很有衝勁。
鄂省的叫做王磊,粵省的同學叫蔡宇。
“謝謝老闆,我們一定好好努力。”兩個人都想著姑且把這件事情當成是真的,反正不管怎樣,他們的想法都是要把眼下的事情做好。
“以後每次幹活,你們都拿雙倍的工資,這事我會和熊飛說的,假如附近區域的業績達標,我再每人獎勵你們500塊錢。”
李揚做事有兩個原則,第一是能用錢去砸的絕不眨眼,第二則是用心去對待每個夥伴。
鈔能力固然厲害,但以真誠待人,同樣屬於必殺技。
而且他也能看出他們是個人才,假如雙方沒有保持這種合作關係,以後沒被別人挖去也就罷了,如果到時成為競爭對手,那樣代價就大了。
聽到有這種實打實的好處,兩人就更加興奮了,一個個都表示一定會把這塊區域的推廣做到位。
雖然他們兩個也不知道,最終能做到怎樣的成績,但卻下定主意,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這件事。
李揚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又把傳單發下去,讓他們再進行第二波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