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訓練場來回奔走的兩條身影,盧遙不由搖了搖頭,關羽說得沒錯,要是連訓練都熬不住的話,還談什麼大用。
經過三個月殘酷的訓練,公孫瓚可以格擋趙雲的一些攻擊了。
六個月以後,趙雲已經不再跟他訓練了。
一年以後,趙雲想要擊中公孫瓚已經有點困難。
想到這裡,公孫瓚笑了笑,說真的,剛開始他恨透趙雲,發誓學成之後一定要報仇。隨著訓練深入,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後,對趙雲的怨恨反而越來越淡,到了最後竟然升起了感謝之意。
如果看不出是為了自己好的話,公孫瓚算是白活了。韓當很有自己的影子,公孫瓚決定好好栽培他一下。
肥如縣早在一年前就開始經營,勤勞的大漢人彷彿12個時辰都能幹活,說來也是,歷史無數次被戰爭掏空,只要給這群人二十年的太平日子,他們又能還世間一個富裕的華夏。
讓簡雍不解的不是發展問題,而是盧遙從沒來過肥如縣,怎麼會知道石門鎮兩邊環水,一面環山呢。
不是神仙,關於這一點,他已經確認很多遍了,每次想要揍他的時候,都是利用這個為藉口的。
石門鎮佔地面積不算大,但勝在全是平原,幾座不高的山嶺封住了剩下的一面,樓桑村有的設施建築,石門鎮一應俱全,只是規模小了不少。
自從兩個月前實施對外開放以來,鑑於劉備的知名度,石門鎮不斷有野人、流民遷入,荒蕪的石門鎮此時已經人滿為患,向外擴充套件勢在必行。
看著滿身是傷卻興奮不已的韓當,韓母心痛不已,軍隊的訓練她是知道的,訓練有多殘酷,將來戰事活下來的機率就有多大,這是保命的唯一路徑,沒有捷徑可走。
縱然如此,幫著韓當處理青一塊紫一塊的傷,韓母眼淚還是止不住的往下滴。
“母親,別傷心,同志們說,公孫大哥當初訓練的時候,比我可慘多了,如今他的武藝是隊裡數一數二的。”韓當安慰道。
“同志?”韓母不解問道。
韓當笑道:“是同僚的意思,有著相同志向的夥伴。”
“原來如此。”
“您是知道,咱們韓家弟子的戰力,今天跟公孫大哥對打,一起上,結果沒有一個近得了身,全被他打趴了。”韓當興奮道。
韓母自然知道武藝是什麼,看見兒子捱打了還傻乎乎的笑,心情也不由好了起來。
韓家曾經也是殷實大戶,見識自然不差,少年軍對人和善,紀律嚴明,從不侵犯百姓,這點眼力總該有的,這只是一個母親心疼兒子的正常反應罷了。
“劉然大哥說了,要是咱訓練上三兩年,本領就能趕上公孫大哥。”
“你得熬得住才好。”
“我現在是北伐軍士,有軍餉,夠咱們花用,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的苦日子都挺過來,訓練那點苦真算不得什麼,母親就安心吧。”
“我兒長大了,那就好好訓練,好好報答劉太守的恩情。”
想要報答劉備的人還是很多,劉備看著戶籍檔案,頭皮正在發麻,整個幽州兩百五十萬人口,涿郡已經佔了一百六十萬,三年時間增加了一百萬人口,糧食居然有盈滿的傾向。
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一百六十萬張嘴,同樣有著三百二十萬隻手,當這些人都想報答一下恩情的時候,產出自然是水漲船高了。
於是異族叛亂,地方動盪,匪寇作亂,劉宏很喜歡把活扔給劉備,自家皇室的人,不但聽話,最重要的是不用另撥軍資。
關鍵是每次劉備總能不負所托,把事情辦的妥妥當當的,深得皇帝及十常侍喜愛,贊聲一片。
光和六年,太平道地方勢力日益壯大,冀州與幽州邊界動luan不斷,某些地方官卻認為太平道是良教,這是教化劣民的正常現象,更有荒誕的甚至推薦其為國教。
盧植多次進言壓制太平道,均被駁回,張角被冊封天公大法師,如果說張讓趙忠等沒收受好處,鬼都不信。
劉宏在位期間唯一的奉獻便是修書,他也想在史冊上面有一些風雅的記載,所以鄭玄蔡邕等人順理成章成為了編纂續寫《漢記》的主編。
劉備以此為由,曾多次請求恩師盧植回來,這是他的任務:無論用什麼辦法,盧公今年必須回來。
四月間皇帝終於抵不過愛臣劉備的請求:涿郡百業待興,匪寇從生,陛下乃體恤臣子之明君,現整治人才奇缺,臣日夜奔波於撥亂扶正,無力為繼,望陛下支援一二。於是盧植便被任命為涿郡刺吏,監督及協助劉備治理涿郡。
剛回到樓桑的盧植就已經大發雷霆,劉備盧遙卻笑吟吟的站在一旁任其發飆。
“修建城防,修建城防,如此城防,就算正規軍想要攻陷也絕非易事,你們想幹嘛?”
“涿郡七縣,六間學院,五所你們所說的醫院,工坊無數也就罷了,兵器作坊又是什麼回事?”
“宮裡城防軍八千,羽林軍一萬五,你們呢?城防軍三萬,民兵七萬眾,還有一個什麼特種騎兵五千,短短几年你們的野心已經膨脹到如此地步了嗎?”
“你們要老夫回來做甚?看你們造反的嗎?還是你們以為老夫會協同你們造反呀?真的氣煞我也!”
盧植不停在訓斥著兩人,準確的來說是一群人,除了劉備、盧遙,其餘的人遠遠站在邊上,同情的看著兩位傻笑的君郎。
盧植可能有點氣不過,抓起身邊的藤條,盧遙見狀連忙小聲道:“盧公,差不多行了。”
盧植嘴角升起不為人察覺的弧度,握緊藤條狠狠的揍了每人兩下,眾人張大嘴巴,眼睛一眨不眨的努力盯著,見證這個歷史時刻。
沒等眾人過足癮,盧植凶神惡煞的轉過身,對著他們道:“莫非你們也想嚐嚐這藤條的滋味不成?”
眾人驚恐的看向了劉備,劉備微微點了點頭,眾人才告罪退走。(未完待續,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