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個時候,便求一求老師恩典,准許自己也回家一趟。
晚課結束後,玄明真人便獨自回了後院,一眾弟子們圍在陸雲身旁,向他請教如何快速修行之法。
陸雲開口道:“老師曾說,修行之道,不驕不躁,不氣不餒,至雲覺著,此言甚是,若是能一日成仙,為何還要上山求道?至雲的辦法便是,每日清修,常誦道經,清靜在身,終會得見大道。”
一眾弟子心下搖頭,不覺著陸雲這辦法是辦法。
這種話,玄明真人一天至少要說上兩遍,可一眾弟子中,除了陸雲之外,其他人任何收穫都沒有。
“當然了,諸位師兄弟,若是老師所講的道經上有何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詢問於我。”陸雲也知道自己方才的話是表面話。
畢竟大道樹是他的根基,此事只能自己知曉,外人卻是隻言片語也不能洩露的。
有想要走捷徑,對道經鑽研不深的師兄弟微微搖頭,表情語氣都略顯不滿,認為陸塵不想教授自己真正的學道方法。
可也有真心鑽研道學的,卻是立馬拿出了自己往日不懂的問題,請求陸雲可以為自己講解一二。
玄明真人雖然也給弟子們講解問題,可是每日只會回答三個問題,就連陸雲這種受到寵愛的弟子,有時都輪不到提問的。
對於真心請教的後者,陸雲自然願意結交,為他人講題,也等於自己複習一遍。
而對於前者的不滿,陸雲卻是理都不理。
修行本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不上心,還來怨別人?
這不光是智商心態上的事情了,道德品行也是有著問題的。
對於這種人,陸雲兩世為人下來,也都是敬而遠之的,都懶得與人辯解什麼。
和智商有問題的人爭辯,也只會拉低自己的智商罷了。
當然了,給其他人講解道經的時候,陸雲也都會先說一句‘個人理解,經文乃先賢所鑄,不能盡知先賢本意,也不能盡信他言’之類的話。
免得真的出現瞭解析問題出錯而被埋怨。
這倒是無所謂。
來詢問陸塵有關經文見解的,大多也都是真的喜歡,或者是想要復刻陸雲的道路的。
每次陸塵講完之後,都會迎來一陣吹捧之聲。
若是正常的少年郎,早在這一聲聲的吹捧中迷失自我,開始飄飄然了。
可上輩子陸塵聽到的、看到的都太多了,這種流於表面的吹捧,陸塵也不過是一笑了之。
道一句‘道無先後,人皆可成,你,或許就是下一個我’之類的話術。
這種簡單的認可話語,前世連毒雞湯都算不上的簡單話術,卻是引得求教者們也是喜上眉梢,越發顯得與陸塵親近。
地位高,又和善,還會夸人,這樣的人誰不願意親近一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