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迷案

第91章 尋查日軍彈藥庫

李君安要尋找偵察日軍在塘沽港區一帶的彈藥庫,完成省市地委下達的戰鬥任務,從哪入手呢?。

一天中午,他在隊部里正思考著這件事,有人敲門,鄧小云來了。

她提著一個大木飯盒,送來家中熬的黃花魚,和兩隻蒸熟的大海螃蟹。

小云見到師傅發愣就問:

“您想什麼呢,是不是想我未來的嫂子呢,您怎麼不把他帶來住在我們村裡,一塊過日子多好,就在這落戶得了”

李君安開玩笑,搪塞了:

“小云,你這未來的嫂子看見這大海螃蟹還不饞壞了,可真不走了,她膽子小怕這怕那的,我不想讓她來這礙事”

小仙女把飯菜放到到桌上,笑著說:

“您不想嫂子,就是那個日本人碼頭倉庫的事吧,我在村裡打聽了幾個老人,他們都不知道。你去問問德國人培裡先生,他是港區碼頭管委會的,一定知道。聽我爸說,今天下午一點多鐘,他去造船所和我爸研究事情,正好讓他等你”

鄧小云的提醒,讓李君安心中豁然開朗,不得不佩服鄧家兒女的聰明靈俐:

“你太聰明瞭,解決了師傅的難題,可我打聽日本運輸部和碼頭倉庫的事,你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要保密,只有你和我兩人知道”

小云滿口答應了。

現在,她最信任李君安,己經把自已的師傅看成她心中的英雄,是她所見到的最優秀,喜歡的男青年。

可遺撼的是,師傅己有了女人,又這麼正直,不因她長得如花似玉,而沾花惹草。她也不能幹些丟了家族的聲望,父母的臉面和奪人所愛的事情。只能把這份感情埋在心裡,關心照顧李君安的衣食住,千方百計為師傅解憂排難。

昨天,師傅向她提出了這個日本人碼頭倉庫的事情,就費了心意,問了父母和村裡最熟細北塘一帶的幾個長輩,他們是知道日本人也在塘沽沿海也有碼頭,都不清楚具體在什麼地方。

鄧小云著了急,直到午夜也沒睡好覺,到了下半夜,才突然想起和父親一同合作的德國商人。

這位培裡先生就是各國設在港區碼頭管委會的官員,多次到她家裡坐客,還送給她不少甜美的巧克力,十分友好。

在他和父親的談話中,小云還知道他是主管港口的董事長,一定清楚那一帶的情況。

很長時間,在李君安的早就感到鄧小云對自己的一份情感,和無微不致的照顧和關懷,也讓他從孤獨中感到不少溫暖和欣慰,十分感謝這位漂亮善良,熱情大方的姑娘,確又不能有一絲過份的舉動。

他和金曼玉在特殊的情況下定了親,可風雲突變,使婚事變得十分遙遠,自己父母與金曼玉一家人都陷入了困境,這給兩家人帶來了無窮的煩惱和擔心。

如今,自己雖脫離了危險,也知道村公所,鄧家人猜測他是個背景不一般的人,不光光是武林教官這麼簡單,都明白他是個久經戰場,訓練有素,槍法精準的特殊人物

他的身份已經暴露了一些,但村民們確在保護著他,都在嚴守這個秘密。然而,這也不是個長久之計。

李君安十分清楚,他不久會離開這裡,只能對鄧小云保持一定的距離,怕傷害這個純補姑娘的感情。

今天,他只誇講了小云姑娘幾句,就吃完午飯,動身去了大沽製造所,與德國人董事長培裡去會面。

大沽船廠製造所離北塘漁村並不遠,李君安作為所裡的驗槍員,多次到過那裡。

他乘坐的漁船,跨過河岸邊大船塢,從小碼頭上岸到了造船廠內,走進這個長滿野草的廠區裡。可心情十分複雜,眼前這破爛不堪的船塢和車間,就是當年是中國最大的海軍修理船廠。

那時,海河邊的六個大船塢,能同時修理建造六條軍艦,也曾是清朝北洋海軍艦隊最大的造船基地。

造船廠有北方的最大軍工廠之名,製造了中國首批仿德國先進的後膛大炮,馬克西姆重機槍,二十響駁殼槍,培育了北方最早的產業工人。

中國第一艘潛艇,第一顆水雷也在這裡研製成功,其效能優於外國同類軍火。

可是在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大沽船塢和船廠的命運也由此悲慘。

一九零零年,八國聯軍攻入大沽口,這裡的船塢,大車間被俄國軍隊佔領,他們把許多機器拆下運走。

兩年之後,當俄國人把船廠交還給清政府時,船塢,製造車間己破敗不堪,空空如野。

清朝滅亡後,船廠名稱幾經更換,什麼北洋勸業鐵工廠分廠,大沽製造所等。但是,這造船廠的大型船塢,製造車間就是中國北方近代工業的發源地,是一代產業工人搖籃的事實,是任何人不可否認的。

李君安走進了船廠槍械製造車間,鄧小云的父親高興地迎了上來:

“李隊長,德國老闆正等著你呢,我還告訴你一個好的訊息,咱們研製的新型駁殼槍效能優越,連東北軍的保安隊都定貨了。可不知為什麼,這塘沽國民政府來了兩個官員,說我們制槍非法要關停車間的生產,具體的事宜,培裡先生正交涉呢?”

李君安勸慰著鄧師傅:

“您彆著急,我去看看”

在大沽造船廠內,李君安轉身走出車間,向德國人培裡先生辦公室走去,在大道上遇到兩位身穿中山裝的男人,像是官員。

其中一位官員聲說道:

“這個德國人還挺蠻橫,他認識什麼蔣總統的德國軍事顧問,大講一個電報打到南京,就讓咱們吃不了兜著走,這太氣人了”

另一位停住了腳步,勸道:

“這個德國人不好惹,那就讓海上保安隊的人小心點,別盡他媽扮冒充海匪弄錢,這裡的制槍禁不了,走罷”

官員模樣的男人大聲爭吵,沒看見李君安過來,差點相撞在一起。

一個人瞪著眼喊道:

“你沒長眼,這麼寬的道,差點沒撞上”

“你是不喝多酒了,橫著走”

剛才,李君安聽了他們的爭喊,氣不打一處來,其實是存心要撞上他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