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香玉二哥任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的華人官員,負責國人赴美簽證的一些工作。沒有這個出國簽證,江南北方一帶不管是民國政府的高官軍閥,富商學者還是平民等人,想趕赴美國也去不了。
美國在南京的總領事館還與義大利國津城的總領事館在政治,經濟,外交等等方面有往來。
胡明一見意李香山緊急的去聯絡義大利總領事館,說明情況,讓他們給意租界工部局或警署的上層,重案組施加壓力,儘快破案。
他和趙學銘兩人搶在第一警署重案組的前面,掌握李香玉命案的第一手資料,見意要當著李香玉兩位兄長的面,重新堪查與命案有關聯的這個臥室和小閣樓,從中找出蛛絲馬跡。
鑑於這起命案情況複雜,要加強與他們四個人的互相聯絡通報,發現了有關案情的情況,也要嚴格保密,以免引來大麻煩。
四個人說幹就幹,在李香玉兩位哥長的見證下,胡明一和趙學銘重新開始堪查整個小洋樓,搜查一切可疑的線索,去尋找最後的機會。
誰是兇手(第二集)
在黎元明的小別墅二樓,胡明一和趙學銘將堪查重點放在二姨太李香玉的臥室,
胡明一來到了李香玉睡覺休息的大床,將床墊和床罩一齊翻了起來,沒發現什麼。
他又蹲下去身子藉著從窗戶射進來的明亮陽光,仔細檢視床下的棕色地板,果然,兩個半皮鞋的菱形印跡呈現在眼前:
這和他在大太太屋內,與二姨太太李香玉上吊死亡的閣樓裡,所發現的皮鞋印跡,完全一樣。
胡明一馬上把觀察門窗的趙學銘叫了過來:
“你看這有半個菱形皮鞋印,和小閣樓的皮鞋印一樣,說明有人在李香玉出事那天晚上,也到過這個臥室,她被謀殺的可能性更大了”
趙學銘完全同意:
“是啊,這太有可能了”
胡明一躲過那兩半個皮鞋印跡,就索性鑽進了大床底下,並找到了一條印著特殊花圖的白毛巾,聞了聞,又遞給他:
“你聞聞這手巾上什麼味,沾上了藥水吧”
趙學銘也放在鼻子前:
“沒錯,好像是藥水或酒精的味”
胡明一也驚異了:
“如果用麻醉藥水後捂在人的鼻嘴上,一定可以使人昏迷。毛巾上如果有這種東西,那李香玉可能是被兇手捂昏迷後,掛到了閣樓的房樑上的,是兇手偽造了上吊自殺的現場”
趙學銘點了點頭:
“正確,如果這樣,謀殺是必定的了”
站在臥室中間的李香玉大哥,二哥也圍攏過來看了看床裡邊的半個鞋印,拿過那條毛巾嗅了嗅,完全同意胡明一和趙學銘的判斷:
印有特殊圖案的毛巾可能就是罪犯謀殺李香玉的鐵證。
胡明一又把從房屋大門後找到的那條毛巾,與床下找到的毛巾依依比對,兩條毛巾上的特殊圖案一模一樣。
他心裡萌生了一個推斷:
兇犯用這條毛巾擦掉李香玉臥室內地面的鞋印和其的痕跡,可能在慌忙之中,留下了床裡邊的兩個半皮鞋印跡。
趙學銘和李香玉的大哥,二哥對胡明一的推判,也有相同的想法。
胡明一,趙學銘和二太太李香玉的兩個兄長,又登上了自殺現場的小閣樓,仔細觀察一切。
他們望著李香玉上吊的房梁,和倒在地上的椅子,又一個疑惑擺在面前:
即然是謀殺,那兇手一個人將體重近百斤左右的李香玉吊到房樑上去,他必將身材高大,體強力壯。可當時又是夜晚,閣樓上沒有照明燈光,黑暗一片,兇手沒有另外一個人協助,能完成嗎?
兇手能鎮靜,完美的偽造了這個上吊自殺的現場,那他和協助的人不可能是一般行兇的罪犯,可能受到特工訓練,或是殺人不眨眼,專搞謀害暗殺,綁架搶竊之類重案的老手和團伙。
難道是對黎元明鉅額財產垂涎欲滴的天津地方警局,津城青幫,黑社會外,還有更兇惡陰險的勢力?
與李香玉關係密切的女傭人王玉琴是罪犯的幫兇嗎,她也是為了那筆鉅款?
胡明一,趙學銘仔細堪查了小閣樓後,除了可疑的鞋印和兩條印有特殊圖案的毛巾,確一無所獲,就和李香玉的哥倆兒帶著一系列疑問,走出了案發現場。
當李香玉的大哥,二哥又聽到了胡明一敘說了黎家女傭人王玉琴也被謀殺的情況時,神色更加嚴峻,也感到指揮這一連串人命案的兇手和幕後人,絕不是等閒之輩。
胡明一收好兩條印花毛巾,和趙學銘,李香玉兩位兄長又商討了一陣子,決定分頭行動。
他回到了大太太的屋裡,向等待多時的姐妹兩人介紹剛才一些情況。
趙學銘領著李香山哥倆去那傢俬人醫院的停屍房,探視李香玉的遺體。
此刻,在大太太臥室的姐妹倆見到了胡明一,才鬆了一口氣。
大太太又向胡明一提供了關於女傭人王玉琴的重要線索:
去年,她到工部局的勞務部門找女傭人,是一名叫趙友軍的華人職員接待她,並介紹著:
“我這有個理想人選叫王玉琴,是一家鞋店老掌櫃的二閨女,她丈夫病死後就回到了孃家。可妯娌們與她有過接,光打架。她在孃家呆不下去了就來當女傭人,她比一做平民家庭的女人懂規舉,又勤快”
大太太聽後,有了興趣就和這位女人見了一面,也很滿意就簽了合同,僱用了王玉琴。
以後的一段時間,女傭人王玉琴在黎家乾得很好,可出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讓大太太覺得這位中年女人不太守婦道。
一個星期天上午,大太太應也信教的閨蜜去到望海樓教堂作禮拜,竟看見在教堂的大長椅上,自家的女傭人王玉琴和那位工部局負責勞務的趙友軍坐了一起,好像在俯耳低聲說話,關係密切。
她怕王玉琴發現,就趕忙告辭了姐妹們,回到家裡,向二太太李香玉講敘了剛才的所見奇聞。
李香玉不已為然,還批評了她:
“大姐,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這都是民國時期了,興那個女性新生活嗎,您還是封建思想,專信什麼貞潔立牌坊。人家王姐死了丈夫,有再嫁和談戀愛的權力,真是寡婦門前是非多”
大太太也覺理虧,就沒當回事了,可是半年前的一天,她去海河邊觀看漁民在河裡放魚鷹捉魚,又碰見王玉琴和趙友軍在一起。
此刻,胡明一根據大太太的所述,腦子裡猛的閃出一個念頭,尋找謀殺李香玉的兇手有了希望。
他又問大太太:
“您見過趙友軍,他身體強壯吧?”
大太太興奮的回答:
“胡警官,你猜的太對了。這個趙友軍身高有一米八以上,身強體壯,腰挺肩寬,走起路有些軍人的作派。我猜他真要跟別人打起架來,好像幾個小夥子也不是他的對手”
胡明一聽罷,心中湧出懷疑趙友軍的直覺,下一步,他要用手中兩條特殊花朵圖案的白毛巾,和遺留下的男人鞋印,來證明誰是謀殺黎元明二姨太李香玉的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