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迷案

第66章 夜闖偵聽站

胡明一接受了地委劉書記下達的秘密任務,到衛津路上的國民黨部無線電偵聽站,進行實地堪查,以便制定具體的爆破行動方案。

津城的衛津路臨近衛津河,那條河是一條人工河,開挖於一八九零年,是當時清朝政府為了疏通城內的雨水,便於灌蓋津城周圍的菜地,農作物而建,不大寬的河流。

衛津河兩邊都是空曠的野地,在這裡建立廣播電臺,也是明智之舉。河岸的地面開闊,沒有房屋和別的建築物遮擋,居民住戶,工廠商鋪稀少,有利於防止各方面對無線電的干擾。

胡明一,周大偉兩人約定於次日下午晚七點,在衛津路偵聽站前的一個路口會面,裝扮成河邊捕青蛙的結伴居民,到無線電偵聽站周圍偵查。

周大偉在金鋼橋下的鳥市,跑了好幾個攤位,才買到了一些捕青蛙的物品。

貫穿津城西邊的衛津河,岸堤上下野草叢生,昆蟲滿地,是青蛙們繁殖的好地方。

每年到了夏秋季,夜色降臨,河堤邊的草地,河岸邊的青蛙鳴聲不斷,叫響連天,人們很遠都聽得見。

衛津河方圓十幾裡內外的一些普通居民,都來這裡捕些青蛙。

眾人捕的青蛙拿到家後,剝了蛙皮,用點油一炒,放著細鹽辣椒,就成了不花錢的一盤好菜餚。也有一些以掙錢為主的捕蛙人們,抓捕了不少青蛙剝了皮,在大街小巷衚衕口,市場上出售,美名其約叫“田雞腿”。

每到了晚上,衛津河邊經常有點著小煤油燈,帶著抄網捕青蛙的居民們。

夜晚七點多鐘,胡明一,周大偉來到了衛津河邊,找了到這座國民黨部無線電偵聽站。在其較近,能看到站裡外情況的小水坑旁停下,一邊捕青蛙,一邊在黑暗裡觀察著。

偵聽站從外面看,就像一個無線電廣播電臺,一棵棵高長木杆架起的網狀天線矗立在院內,大院牆體很高,佈滿鐵絲網鐵尖刺。

院子的大鐵門緊緊關閉,前面只有一條能駛過汽車的土路,通向外邊的大街。

突然,偵聽站大院的鐵門開啟,一輛帶有後車廂的卡車開了出來。

胡明一藉著院子裡光亮,也看見卡車廂頂上架著一個圓型的天線。

周大偉低聲告訴他:

“胡兄,這就是無線電臺監測車,美國人制造的裝置,車裡的偵測機器在街道上巡邏時,就能發現周圍開機的無線電臺,可以定位去尋找目標。今天,這偵測車開了出來,對我們的秘密電臺有很大的危險,不小心就會被發現”

胡明一回應:

“周大哥,我們必須破壞偵聽主機房,就好連這輛車子一同炸掉”

他們目送著電臺偵測車子向衛津路開去,漸漸沒了車影,院裡的大鐵門也關上了。

一會兒,土路上出來了一幫男女青年,好像是無線電偵聽站裡面的工作人員。

其中一位男青年敲著鐵門大聲喊道:

“開門了,我們上班來了”

大院門開啟了,那幾個人進了院子裡,一片燈光映了出來。

胡明一聚精會神觀望,一名腰間挎著手槍的警衛,從院門裡走了出身來,向周圍左右,巡視著。

從大院裡又走了一群青年男女,快步順著土路,向衛津河大道方向走去。而後,執槍警衛返回了大院,咣噹一聲關上了大鐵門。

兩位戰友觀察十幾分鍾,胡明一掏出了懷錶藉著昏喑的煤油燈光看到,時間正是八點整,他斷定,這是偵聽站裡的工作人員換班的時間。

他和周大偉小聲商議,這是乘機靠近大院子的最好機會。

周大偉拿著抄網和竹簍,與胡明一提著小煤油,撥開半人多高的野蒿草,輕輕地向無線電偵聽站的院門前靠近,來到離大院子幾米遠,一處長著半人多高的草叢。

胡明一測算了從這裡飛奔進院的時間,幾秒鐘就能衝進大院內。

周大偉也覺得這個速度,沒問題,與胡明一制定了戰鬥計劃:

在接近晚上八點鐘時,他們兩人隱藏在離這大院不遠的這處草叢裡,當偵聽站警衛開啟大門,讓工作人員換班後,制服他衝入院內,控制住門房和院裡的警衛人員,然後進入主機房進行爆破,炸燬一切無線電裝置。

隨後,他們兩人迅速撒出大院,順著有亂草樹林的衛津河邊的一條崎嶇小路迅速離開。

兩位戰友制定好這個戰鬥計劃,離開衛津河堤,一路上小聲聊了起來。

胡明一這才知道,周大偉是劉書記的老部下,又兼任書記的警衛員,久經殺場,頗有豐富的戰鬥經驗,也是個神槍手。

憑他們兩人的戰鬥能力,別說對附三,四個值夜班的執槍警衛,再多幾個也沒問題。

周大偉又向胡明一傳達了劉書記的指示:

他們兩人可以對偵聽站裡,佩戴了武器的警衛進行武力,但不能傷害站內的一般工作者,破壞主機房和偵測車輛是行動的主要任務。

胡明一心裡完全解理劉書記的意圖。

國民黨特務軍警亂殺無辜,製造白色恐怖,把城鄉鬧得人心惶恐,不得人心,老百姓們深誤痛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