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迷案

第152章 革命戰友的深情

十月一日已經過去,劉源也即將回到北平的中央社會部。

這天,政治保衛處長周大偉邀請劉源和李君安到家裡坐客,他早早就叮囑媳婦一定要在下班後,趕快回家做飯,招待兩位好戰友。

晚上六點鐘,周大偉帶著李君安,劉源來到了他剛落戶的家裡。

市公安局的家屬宿舍處於市區中心大鞍山西道的一所大院子裡,一排二層平樓,共有二十幾間房子,居住著剛成立不久的軍管會所屬局,處級幹部的家人。

劉局長出於安全考慮,為了照顧工作繁忙的周大偉,就分給了他大院裡的兩間屋子。

在HEB省,擔任縣婦聯主任的大偉媳婦也調回了津城,到了市政府的婦聯工作,以照顧在政治保衛處,沒白天沒黑夜工作的丈夫周大偉。

她在每天晚上,作一頓好些的飯菜讓丈夫美吃一頓,增強他的體質,也可以照顧己經上中學,小學的兩個孩子。

今天是個好日子,周大偉的媳婦讓孩子們先吃好飯,到裡屋去寫作業。

她在外屋放好大方桌,擺好了所做的一鍋貼玉米餅子和熬小魚,一飯盆小燉肉,大盤素炒白菜和土豆絲。又到街上買了一斤五香花生果仁,和一斤羊雜碎等,就湊了這幾樣酒飯菜。

這位革命的大嫂子心裡也非常激動和興奮,一晃近十幾年,很久沒見到改名為李君安的胡明一,和劉源。

她也回想起在北馬路鼓樓外,兩間破舊平房裡,一同做地下工作的驚險情景。

以後,中共天津地委轉移到獻縣,青縣一帶,她的丈夫周大偉又成了李君安的單線人,每次接頭回來,她都關心好這位好戰友的處境。

那時,她知道了李君安和鄧小云要舉行婚禮,就親自繡了一對鴛鴦圖案的枕頭套,讓丈夫周大偉捎去,以表賀喜之情。

自從李君安,鄧小云到了延安後就斷了聯絡。

七,八年又過去了,天津解放,周大偉和晉察冀,晉魯豫七千名幹部一同進了城,調入軍管會公安局政治保衛處工作。

一天,當丈夫周大偉從幾百外的津城來信,告訴這位革命的媳婦,李君安也調到了保衛處時,高興得她的到了後半夜才睡著。

她堅信,這兩位生死與共的革命戰友們又到了一起,一定為新中國幹出一番大事業。當回撥到津城又聽到丈夫周大偉說,劉源也來到了保衛處,更是喜出望外。

此刻,這兩位親密戰友來作客,她是何等的歡樂。

多少年的艱苦,流血奮戰的革命征程,犧牲了多少革命同志和英勇的戰友,才換來新中國的建立,億萬人民當家做主的幸福生活。

周大偉與李君安,劉源的歡聚是萬幸的,又有多少像他們這樣的親密戰友以陰陽兩隔,永遠不會在見面了。

她準備好了飯菜,就站在能望到院子大門口的窗子前,等待他們三人的到來。

在院內,明亮的燈光照射下,三個熟細的身影出現了。

周大偉走在最前面,向門口警衛室的配槍警衛人員,說了幾句話,就向平排二層樓走來。

不一會,周大偉拉開房門,大嫂終於看到了李君安,劉源。

十幾年過去了,雖然兩個好兄弟身材胖些愧悟了,仍和以前一樣英姿颯爽,精神爍爍,一派英雄戰士的氣派。

李君安,劉源不約而問的親切招呼著:

“嫂子,我們又見面了,

“嫂子,您還是這樣年輕”

周大偉笑著指著媳婦:

“她這麼苗條都是在晉察冀邊區艱苦樸素,粗糧淡飯的好處,我告訴她要發揚這種優良革命傳統,就永遠年輕不會發胖”

李君安逗笑這位戰友:

“大偉,你是不是又想起了在十多年前,那小平房的艱苦生活了,今天請客又賤賣了幾大袋草藥啊”

劉源也笑了:

“今天,我可沒帶生活費”

周大偉撓了撓頭,笑了:

“你們兩位又揭我的短,今天,我可是鳥槍換炮了,請你們到小飯館吃一頓也沒問題,可你們是棒子麵的腦袋,非要吃你們這嫂子做的貼餅子,熬小魚”

劉源接著說道:

“我就愛吃媳子的貼餅熬小魚,就是香,你就是請我到利順德大飯店吃宴會,我也不去。再說在這也隨便,我們和嫂子過去都是地下黨員,在這說什麼都行,也不算洩密,今天聊個痛快”

李君安笑著也贊同。

周大偉和媳婦笑得合不上嘴。

賓主兩人分別落座,周大偉取出珍藏幾年的一瓶二鍋頭,分別給李君安,劉源倒上一酒杯,致祝酒詞:

“君安,劉源為我們革命的戰鬥友誼幹懷”

他們三人一飲而盡。

李君安站了起來,拿了一個酒杯斟滿,遞給周大偉的媳婦:

“嫂子您是哈爾濱人,我知道論喝白酒,我和劉源兩人綁一塊,也不是您的對手,我給您滿上一杯。代表劉源敬您一杯,感謝您對我們革命工作和生活的關心照顧,您就是我們的親嫂子,來幹懷”

大嫂子也舉懷說著:

“君安,劉源啊,我和大偉在這輩子認識你們這兩個好兄弟,革命戰友太值了,今後我們就是一個革命大家庭,常來常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