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中共地下黨組織的情報員胡明一,急於做起二手廢舊無線電通訊器材的小買賣。
前幾天,胡明一來到了秘密交通站王家飯鋪,與上級王老闆商議,決定在小白樓一帶建立二手無線電器材小商鋪。
原來,小白樓處於無人管理的洋式“三不管”地區,夾在了各租界的中心位置,絕對安全,開設無線電零件店鋪無須到國民黨政府,和有關部門批准辦營業執照。
此地區鄰近的英法租界,也聚等著許多華人與外國人的無線電愛好者,及無線電修理部,生產廠家,一些商販等等,具有商業基礎。
中共天津地委的秘密辦公地點也在附近,我方採購人員偽裝成無線電愛好者,或民用電器廠家的一些商販到胡明一的商鋪裡進貨很方便,也有存放地點。
而且,離小白樓不遠的海河邊岸,水運,客貨運碼頭齊全,更適合採購到的通訊器材從水路運出。
開始籌備時,胡明一的困難是小白樓的門臉房不好找,而且租金太貴,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將無法維持。
津城中共地下黨組織的經費十分有限,籌備無線電商鋪和週轉買器材的錢款,還是二姨太太李香玉的哥兄倆人贈與胡明一娶媳婦的那幾百塊大洋。
胡明一因租用商鋪的事情也犯了難,一時想不出好辦法。
一天傍晚,胡明一在到金曼玉家裡的路上時,突然聯想到女友在小白樓,和那位擁有一家科技書店的俄國老人家關係很好。
如果老人家同意與他合作,將書店騰出一塊地,擺上櫃檯賣貨,那可是一舉三得的好事情:
一是省了昂貴的房租,二是不用僱用白天經營的售貨員,俄國老人是最好人選,他精通在無線電技術,要倒賣出售二手器材,當是小菜一碟。
那三是,以俄國老人為名買賣二手通訊器材,十分隱蔽安全,也給老人家帶來新的業務,能分成多掙些錢。
女友金曼玉,十分贊同胡明一這個好主意,兩人趁著俄國書店還沒關門,趕忙一起去和老人家商議。
俄國老人完全同意了以分成的方式,來借他的門臉書店經營二手通訊,無線電材料。
這一個時期,老人家也正在發愁,因俄國內戰加劇,俄文版書藉供應不足,書店要難以為繼,這回來了急時雨,一拍即合,開始籌備營業。
轉天,胡明一帶領著俄國老人到了電訊局,以老人家的名義與材料科簽定了一份合同,包買了那些廢舊通訊器材和二手無線電元器件。
胡明一也與俄國老人簽定了一份兩方買賣純利潤分成合同,在規定經營無線電貨品的純利潤中,俄國老人得三成,他得六成裡,內含有金曼玉大伯科長的三成,由他秘密支出。
他們三個人分工為:
俄國老人負責櫃檯上的二手器材元件銷售,進貨。
胡明一與金曼玉負責盤貨對帳,電訊局材料的二大伯金科長負責秘密供貨定價。
書店新增櫃檯和一些設施由俄國老人負責,進貨的全部款項由胡明一墊付。
實際上,電訊局材料科處理的那些二手或廢舊的通訊及無線電元件器材都是按破銅爛鐵價格出售,很低廉,有的大件器材是賣後付款,這完全是一個只賺不賠,利潤豐厚的買賣。
這家科技書店的俄國老人名叫基米爾坦丁,依裡奇是烏克蘭人,原住在基輔,他在自家的生產通訊電器工廠裡當電氣工程師。
前些年,十月革命後,列寧領導紅軍與烏克蘭的白俄軍隊為爭奪基輔,進行幾場戰役,工廠毀於戰火。最終,紅軍勝利了攻佔了基輔,老人就拉家帶口拿了些貴重的財物,輾轉逃到中國津城。
他們一家人在小白樓買了房產,開了幾家商鋪,俄國老人因腿有殘疾,行動不便就經營了這家英,俄文科技圖書的書店。
他的其它子女也開辦了俄國式麵包房,餐廳等,一家人在這個街區生活的挺舒適。
俄國是無線電科學家波波夫的故鄉,有許多熱愛鑽研無線電的人士。俄國老人在家鄉基輔就是一個無線電愛好者,自己製作過礦石收音機,電子單管收音機等無線電機器。
在自家工廠裡當工程師時,他就會纏繞電器的線圈,用電器零部件組裝電話機,收音機,當就遇上了經常到書店閱讀,購買英文和俄文版無線電書藉的金曼玉,這一老一小因共同的愛好和語言,成了知音的好朋友。
俄國老人發覺這位青年姑娘,聰明靈俐,是位科技人才,就把自己的無線電的知識,製作技術傳授給了金曼玉。
在電訊局工作的金曼玉,也給俄國老人提供了不少無線電通訊元件。
他們曾秘密地製作過兩個發射只有幾十公里的無線電發報機。每到晚上夜深人靜,無線電波傳送最佳時候,就互發電報,練習發報手法速度,驛碼編碼。
俄國老人和金曼玉也秘密組裝過電子管收音機,可當時津城只設有一個無線電廣播電臺,播送科學知識,可沒多長時間就停播了。
而外地的電臺訊號又弱,這個組裝收音機接收不穩定,時有時無,就沒了用武之地,金曼玉就把這個機器放在了雙人床的二層鋪上,成了擺設。
俄國老人的二手通訊器材商店開張了,什麼樣的無線電元器件,舊裝置都齊全了。
俄國老人與金曼玉商定,準備用充足的無線電器材,研究製作大功率,質量更好的多管收音機和無線電臺。
前幾年,金曼玉新設計的電臺,收音機線路圖曾引起了電訊局的重視,也準備開發出了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無線電臺,多功能電子管收音機等沒備,因些她受到了局長的表彰。
如今,她也兼任電訊局無線電研究室工程師,成了一名優秀的科技人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