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尋寶人

第13章 十八里崗

二呆喊道:“嘛玩意?一個數是麼?沒有沒有,哥趕緊走,這是個敲竹槓打秋風的騙子,沒找到雞尾甸子倒是碰見個雁尾子”。

我看著他的手指也犯了難,這小子看來是剛出學校門,沒什麼社會經驗,這是真敢張嘴啊,我們這次出來不光是找黃姥姥,也想著用帶來的幾千貨資收點東西,這一下要一個數我確實也拿不出,剛想張嘴婉拒,那陸小三先低下了頭道:“確實,咱們剛剛認識,這非親非故的我張嘴就找您要一千塊承包兩座山頭的林子是不太合適,您就是有心幫我,估計也不會帶這麼多錢出來,唉您的好意我心領了。我自己也存下了三四百塊,不行就和村委商量一下少包一個山頭,或者縮短點承包年限,反正荒山野林也沒人和我競爭。”

他這話一出口我和二呆馬老師都愣了,原來人家一個手指頭說的是一千塊,是我們理解錯了,二呆趕緊和我挑眼,我咳嗽了一聲說道:“一千塊麼,我不也不是不能投資給你,但是你個人承包林場我要佔股份,投資麼,先明賬後不難,這樣你出人工我出錢,這一千承包費我出了,你那林場咱五五佔股,你跟著我走這一趟雞尾甸子,不管我們事辦的成不成的,事後我肯定和你回你老家,幫你辦承包手續,怎麼樣兄弟表個態。”

陸小三聽了我這話驚喜的是愣住了,片刻之後站起身舉起酒杯一飲而盡,說道:“哥哥,你就是我親哥哥,沒想到萍水相逢的朋友比親人還支援我,我…我不知道說什麼,大恩不言謝,大哥,不管您去幹什麼,只要不是違法犯罪的事,我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二呆小聲嘟囔道:“說的義薄雲天的,我看是有錢能使磨推鬼。”

我踢了一下二呆的腳讓他住嘴,也起身飲了杯中酒,說道:“嗨,兄弟客氣了,咱這趟就是找人來的,有你這能人幫忙肯定如虎添翼,咱本就是浮萍遊子漂泊無根,相逢何必曾相識對吧,對了我這有個物件,你看看識得麼?是不是和雞尾甸子有什麼關聯。”說罷從懷內就掏出了包著黃玉竹葉的小布包。

陸小三接過布包剛想開啟,誰知道這小子是個外行,就如當初馬老師給我看小木雕時類似,東西剛過手就出了閃失,他提著布包的皮一抖,黃玉竹葉那是應聲而落,直接掉到了地上摔成了好幾瓣。

二呆看此情景直接站起來罵道:“你小子是個棒槌吧,知道這是和田黃玉麼?這是古董,還出馬仙童、心理學高材生,哎呦我的寶貝啊,你賠吧,別說給你投資了,你那幾百塊本錢都不夠咱這東西的零頭。”

小三一聽這話可嚇壞了,不知所措的張著嘴也說不出話,我緊鎖眉頭看著地上的黃玉碎片,心中悵然若失,我們受人之託找黃姥姥的重要線索就這麼沒了。

正不知道如何是好,馬老師卻盯著地上的碎片喊道:“掌櫃的,你快看,這葉子裡還有一個小葉子,上面…上面有字!”

我聽老馬的驚呼,趕緊彎腰收拾碎片,果然這竹葉原來裡面有夾層,因為其中的小葉和外面大葉是統一材質雕琢,而且夾層應該是嚴絲合縫,移動時候是沒有一點的響聲,和田玉也不太透明,先前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來。

待撿起那中間的小竹葉,二呆還在那罵罵咧咧,我止住二呆的話頭,仔細觀瞧這小葉上的文字,上面字並不多,只有幾個,我看這字型不太認識,把小竹葉遞給了馬老師,收拾起殘破黃玉遞給二呆。

之後我說道:“你別罵了,不是小三打破咱也看不到裡面的東西,我想黃姥姥、姥姥她師傅還有石子大哥都沒想到這裡面有東西,於情於理人家門裡傳承的東西也肯定想不到摧毀才能看到中間,這黃玉渾然天生,如何把小葉放在其中的我確實也想不出。”

馬老師看著上面的字說道:“這是清代的篆體字,好似是一個地名,應該是常松山莊,就四個字,這說明這黃玉也是清代的,比咱們先前斷代要晚,至於怎麼把這東西放到外殼大葉之中的,應該是內雕的絕技所成,然後用玉粉摻膠堵住了外孔,所以早先根本無從發現。”

我點了點頭和還在愣神的小三說道:“兄弟沒事,放心吧,別聽我傻兄弟的,我不用你賠,這叫無心插柳柳成蔭,不摔碎了咱還找不到新線索,兄弟那雞尾甸子有沒有一個叫常松山莊的地方。”

小三見我沒怪他,這才緩緩坐下說道:“大哥我太毛手毛腳了,我老家雖然臨近呼瑪,但是也算是外鄉人,只是知道雞尾甸子這地方,至於常松山莊我是沒聽過,咱們到了當地問問當地人吧,對了我這林場的投資……”。

我說:“沒事兄弟,投資咱照先前說的沒變化,二呆你別嗚嗚喳喳的,這東西是你的麼?輪得到咱心疼麼?石子大哥看咱無意中破解了秘密應該也不會怪咱,咱們四個一會吃了東西去林場問問,看還有沒有北上的車,趕緊去小三兄弟說的十八里崗,到那是走大路還是直接翻山走林子咱再作安排,反正都要去雞尾甸子才能有門路。”說罷讓二呆包好碎玉,自己把小葉重新包好放入懷中,繼續招呼他們吃菜喝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夥也都喝的有些醉意,我領著他們仨出了小酒館,問了一圈林場的工人,都說沒有發呼瑪的車,不過目前鍋爐房準備熄爐,有些剩煤要處理,鍋爐房有往呼瑪金山林場送煤的一趟馬車隊,正好能到十八里崗。

我們也都能湊合,找到了供熱站鍋爐房管事兒的,拿出介紹信說明來意,人家也是痛快,同意我們跟著拉煤的馬車走一段,轉天我們跟著馬車隊出發,這馬車不如汽車快,白土溝林場到金山林場幾十公里足足走了多半天,翻過了幾道山樑順著國道就到了十八里崗,車隊進林場我們在這小鎮下了馬車,這個小鎮離著黑龍江邊界只有不到十公里,漫山遍野的都是樟子松,旁側的伊勒呼裡山一帶丘陵為主,坡度不大,多為高度落差百米以下的小陵坡,上可見林場或者牧民放牧的牛羊,好一派北國的風光。

我們在十八里崗找了招待所住宿,晚上四個大老爺們就在房間內開了個簡短的會議,商量了一下是往北走大路還是翻山直接往西去雞尾甸子,二呆的意思是我們出來這一趟應該順帶收些東西,可以先在這十八里崗轉轉,興許能收到些什麼物件,之後直接翻山去雞尾甸子,這樣也節約時間,我也是這麼想的。馬老師卻覺得不安全,堅持走西北的一面山到嘎啦河口再南下,這樣安全。

小三的意思也是不如就翻山直接往西,因為他本來就想承包林場,以後肯定和森林要常年打交道,小時候沒鑽多少回林子,這也能實踐一下,加上他本來就出生在這大興安嶺,幼年時耳濡目染很多“山裡通”“出馬仙”“放山頭棍”的傳說故事,而且和他心靈相通的阿白也會和他通風報信,遇到危險也能預警,所以他也不在意走無人林區。

三比一都選擇翻山走小路,馬老師也沒在堅持,我們定下了路線和出發時間,準備在十八里崗停留三天,這三天以來採辦一些進山的物資,二來也可以轉轉看有沒有什麼“漏”可撿。

這小鎮其實一天就轉悠完了,我們沒發現什麼值得收購的物件,二呆顯得很失望,其後的兩天我們採辦了一些進山的物資,從一個鄂倫春商人那收了一把老套筒獵槍用來防身,當然也去當地林業公安那備案了,老套筒其實就是初期的漢陽造,這玩意和我爺爺歲數差不多大,也算是古董了,老槍的槍管質量不太行,抗戰時雖立下汗馬功勞,但十分愛炸膛儲存到現在也是不易,這商人其實是想賣給蘇聯的收藏家的,子彈也不多,十幾發七點九二圓頭步槍彈儲存的還算完好,我們收拾了行囊,在第三天退了房,就步行往西,準備抄近路翻山去到三十公里外的雞尾甸子。

這一去有分教,那正是:荒山嶺陰霾陣陣難逃生,懷絕技威風凜凜破險境,欲知我們四人這一路又有何際遇,且聽下回分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