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尋寶人

第89章 三個傳說3

艄公和船老大自然也聽懂了哨語,他們也很納悶,譚耳聰作為“聽叫”趕緊到了底艙,趴下貼著木板傾聽海浪的呢喃。

片刻後這位順風耳,不,人家聽的是水,應該叫順水耳,甭管叫什麼吧,他著急忙慌的跑到了甲板,衝大夥打手勢,確定前方錨地有不明之物。

船員聽了連忙打旗語,船上用哨子溝通能抵禦風浪之聲,可船和船聯絡還是要靠旗子動作,別說那會無線電沒普及,就是現在民用漁船安的起那玩意的也不多,都是大型貨輪才有。

但人家這種靠海吃海的,旗語通訊是多年傳承,和國際旗語也不相同,只有當地人才懂。

其餘船隻上也有瞭望手,大夥知道了事,聽頭船,也就是譚家兄弟這條船的船老大指揮,減速下錨,而作為旗艦的他們,親自開赴錨地有異動的地點查勘。

說到這二呆表示了不同意見:“哥,這事不對啊,要是有異常也不應該是將軍出馬,偵查斥候是幹什麼的?”

我說道:“這就不能不提人家漁民的習俗了,人家頭船旗艦就是幹這個的,老鷹捉小雞玩過麼?就這個道理,母雞身先士卒。”

二呆說道:“那他們在錨地發現了異常,離著海岸碼頭也不會太遠,可能是有什麼大型魚類擱淺了?還是魚群被你說的那些風颳暈轉向了?”

我說道:“誒,你怎麼這麼著急呢?要不甭聽我講了,自己看資料不完事了麼?”

二呆說道:“我懶得看,還是聽你說有意思,還省了茶園子聽書的挑費,得,我不打岔,去給你沏茶倒水兒。”

我看了看雅麗和雲燕,包括馬老師都在聚精會神的聽我念叨,只得清了清嗓子,接過二呆遞過來的茶水潤了潤口,繼續講述。

頭船奔著譚目明發現的地區航行,沒多遠就到了地方,錨地的海面風浪不大,耳聰聽了船底,之後回到了甲板告訴他哥說下面確實有魚叫。

他們把水流的異常都叫做魚叫,船老大問了問情況,耳聰說不像是魚群,倒像是單條大物件,說罷還用手比劃了尺寸,就是這個動作,讓全船的人都疑惑不解。

渤海的大型海洋動物並不多,大點的也就寬吻海豚,因為對於這個平均不到二十米深度的近海海灣來說,真來了大型鯨魚什麼的恐怕避免不了擱淺死亡。

耳聰比劃的尺寸卻把這些老漁民弄蒙了,那是巨大的鯨魚海獸才有的體量,超出了他們的經驗和認知。

但他們卻沒有質疑譚耳聰的話,因為以這個著名聽叫人的本事,根本不會弄錯。

所有艄公包括譚家兄弟都聚集到了甲板上,商量是下網撈一把,還是直接越過回村,當做什麼也沒看見。

船老大的意思是下一網,因為如果是美帝國主義或者日本鬼子擱淺的潛艇呢?機械鐵疙瘩撈不上來的話必須回生產隊上報,讓有關部門來打撈船,要是擱淺的大型海洋動物,也能往深海區拖一拖,看看能不能救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