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大門緊閉,但錢旭知道主人在哪。他轉身往青溪河邊走去,腳步輕快,心裡已經有了計劃。
果然在河邊看到一個戴草帽的老人,正在釣魚。老人坐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身邊放著個小木桶,神情專注。
“大爺,釣到魚了嗎?”錢旭走過去,遞上一根菸。
“釣了條小鯽魚。”老人指了指旁邊的桶,“我不抽菸,謝謝。”
“這可不小了,大板鯽啊。”錢旭看了眼,是條半斤重的鯽魚,鱗片在陽光下泛著銀光。
“你也釣魚?”老人抬頭打量著錢旭。
“是啊,就是今天沒帶竿子。”
兩人聊起釣魚的經驗,錢旭對水溫、風向、釣位侃侃而談。他說起不同季節魚的習性,各種餌料的特點,連釣竿的選擇都能說出一二三來。老人原本以為他是個新手,聽著聽著卻發現這年輕人懂得不少。
“你叫什麼名字?”老人放下魚竿,認真地問道。
“我姓錢,叫錢旭。”
“來,試試我這竿子。”老人遞過竹竿,眼中帶著幾分考驗的意味。
錢旭接過來看了看,這竿子太粗糙了,用的還是最傳統的悶杆釣法。他換了個新鮮的蚯蚓,採用逗釣法。竿子輕輕晃動,餌料在水中若隱若現。
沒兩下就中魚了,一條比老人剛才那條還大的鯽魚。魚兒在水面上掙扎,濺起一片水花。
“小夥子有兩下子啊。”老人眼睛一亮,語氣中帶著讚賞。
“是大爺打窩打得好。”錢旭笑道。
兩人一起釣了兩個小時,收穫十多條大板鯽。期間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氣氛融洽。
“今天釣得開心。”老人收竿時說道,目光意味深長,“你找我應該不只是釣魚吧?”
“確實,想借用您的房產經營點小買賣。”錢旭直言不諱。
“做什麼生意?”
“開個收購站。”
老人沉思片刻:“可以,不過有個條件。”
“您說。”
“每月陪我釣兩次魚。”
“這是應該的。”錢旭笑道。
回到老人家,簽了租房合同,一年一百塊錢租金。這個價格在鎮上算是很便宜了,但錢旭知道不是錢的問題,老人是真的喜歡釣魚,更喜歡有人陪他說話。
看著手裡的合同,錢旭鬆了口氣。計劃的第一步總算完成了,下一步,就是把金耳賣了,開始收購站的生意。
錢旭又去了派出所,站在戶籍室的視窗前,遞上身份證,輕聲問道:“請問我的戶口本辦好了嗎?”
視窗裡的女警翻找了一會兒,遞出一本嶄新的戶口本:“好了,這是你的。”
錢旭接過戶口本,翻開第一頁,戶主錢旭,妻子孫巧雲,女兒錢曉霞。看著這三個名字,他嘴角不由露出一絲笑意。手指輕輕撫過紙頁,那種嶄新的觸感讓他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