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二十四年的初春來得格外早。京城積雪未消,駙馬府後院那株百年銀杏的枝頭,已悄然萌出點點嫩綠的新芽。芸芸盤膝坐在樹下,雙目微闔,周身縈繞的淡青色光暈中,竟夾雜著絲絲縷縷難以言喻的溫潤氣息。那氣息不似靈氣般清冷,反而帶著人間煙火的味道——灶膛裡柴火的暖意,蒸籠裡白麵的麥香,孩童嬉鬧的生氣……絲絲縷縷,匯聚成一股難以言喻的暖流,在她身周流轉不息,竟引得枝頭新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舒展。
【檢測到特殊能量場:“煙火道韻”。】
【能量屬性:溫和、包容、蘊含強烈生命活性與群體意志。】
【來源分析:核心個體(芸芸)天機之體深度共鳴領域內民生信仰,融合新法靈氣,催化產生。】
【效果:1.領域內靈氣活性提升15%;2.新法修煉者心境穩固度提升;3.微弱範圍內促進生命體自然生長。】
張長生站在迴廊下,望著芸芸周身那奇異而溫暖的光暈,眼中閃過一絲訝異。芸芸的天機之體,竟能引動如此貼近凡塵的力量?這“煙火道韻”,彷彿是新法紮根於人間沃土後,自然生長出的花朵。
“芸芸姐,你身邊好暖和呀!”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忍不住湊近了些,小臉上滿是驚奇,“像……像圍著火爐烤紅薯!”
芸芸睜開眼,眸中清澈依舊,卻多了幾分溫潤的光彩。她笑著伸出手指,一縷微弱的、帶著暖意的淡青色氣息探出,輕輕拂過小女孩凍得微紅的臉頰。小女孩舒服地眯起眼,咯咯笑了起來。
“這叫‘煙火氣’,”芸芸聲音輕柔,“是大家好好吃飯,好好幹活,開開心心過日子,聚在一起的味道。”她看向其他好奇圍過來的孩子,“你們也試試,靜下心來,想想家裡灶臺的熱氣,想想爹孃勞作的身影,想想和小夥伴玩耍的開心……”
孩子們懵懂地學著盤膝坐下,努力去感受。起初毫無異樣,但漸漸地,幾個心思純淨的孩子身邊,也浮現出極其微弱的、幾乎看不見的暖意光點。雖遠不如芸芸的清晰,卻真實存在。
“道法自然,竟至於斯……”無空老道不知何時也走了過來,看著這一幕,撫須感嘆。他指尖一縷靈氣探出,嘗試融入那微弱的“煙火道韻”,只覺心神一陣前所未有的安寧舒暢,連參悟陣紋時滯澀的節點都似乎鬆動了幾分。
紅玉端著一盤新培育的“暖陽草”走來,草葉上流轉著淡淡的靈光與暖意。她將草葉分發給孩子們:“拿著,配合芸芸姐教的法子,暖暖手。”孩子們握著溫熱的草葉,感受著芸芸引導的那絲暖意,小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
張長生看著這一幕,識海中,蒼天的資料流悄然變化:
【“煙火道韻”初步擴散,領域內靈氣活性持續提升。】
【新法修煉者(低階)心境穩固度顯著提高,走火入魔風險降低37%。】
【天道領域活性增幅穩定在18%。】
【天道大盤修復率:0.92%0.94%。】
這源自凡塵煙火的力量,竟成了滋養天道規則的最佳養料。
新法的星火,正以燎原之勢,點燃大乾的每一個角落,也悄然改變著這片土地上最細微的肌理。
雲州,黑水河畔。
春寒料峭,河水冰冷刺骨。老漁夫趙大根裹著破舊的棉襖,蹲在自家那條修補了無數次的破漁船邊,愁眉苦臉。船底又漏了,冰冷的河水正汩汩滲入。請船匠?那得花掉他半個月的魚錢!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出孫子從新學蒙堂帶回來的《引氣訣》和《基礎木工養護圖解》,照著上面粗糙的圖畫和口訣,笨拙地嘗試引動一絲微弱的靈氣,配合著最簡單的榫卯修補法。
“靜心……引氣……順紋……合縫……”他嘴裡唸唸有詞,佈滿老繭的手指笨拙地引導著那絲若有若無的清涼氣息,融入鑿子和木楔。奇蹟發生了!那原本需要大力敲打才能嚴絲合縫的木楔,竟在微弱靈氣的潤滑與引導下,順著他心意輕輕一按,便嚴絲合縫地嵌入鑿好的凹槽!船底的破洞,竟被他這半吊子手藝,用最簡陋的工具和材料,修補得滴水不漏!
“神了!真神了!”趙大根摸著光滑的修補處,激動得老淚縱橫,“這新法……是活命的法啊!”他省下的不僅是錢,更是全家熬過春荒的希望。
青州,官道驛站。
“駕!駕!”驛卒王五揮鞭策馬,風馳電掣。他身後插著加急的令旗,必須在日落前將八百里加急軍報送入下一驛站。長途奔襲,人馬皆疲。王五想起驛站新來的那個瘸腿老兵教他的法子——引一絲靈氣,循著《驛站馬匹養護新編》裡的路線,緩緩渡入身下坐騎的經脈。
起初毫無反應,馬兒依舊喘息粗重。但跑了十幾裡後,王五驚喜地發現,馬兒的步伐竟重新變得輕快了些,喘息也平緩了許多!他自己因長時間控馬而痠麻的手臂和腰背,也在那微弱靈氣流轉下,疲憊感大為減輕!夕陽西下,王五一人一馬,竟比預計時間提前半個時辰衝入下一驛站!
“老王,行啊!這趟跑得夠快!”驛丞驚訝道。
王五跳下馬,愛惜地拍了拍馬脖子,馬兒親暱地蹭了蹭他:“多虧了新法!還有老李頭教的養馬訣竅!”驛站角落裡,那個瘸腿老兵(原軍中獸醫,因傷退役)看著這一幕,默默抽了口旱菸,佈滿風霜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他一身舊傷,新法修為低微,但能將這點微末經驗融入新學,幫到後來人,便覺此生不虛。
京城,西市鐵匠街。
“叮噹!叮噹!”打鐵聲此起彼伏。王鐵錘的“百鍊坊”生意格外紅火。他不僅自己用引氣法打鐵省力出活好,還收了幾個年輕學徒。此刻,他正指導一個學徒鍛打一把柴刀胚子。
“別光使傻力氣!”王鐵錘拍了下學徒的後腦勺,“引氣!引氣懂不懂?像這樣……”他示範著,一絲微弱的靈氣順著手臂注入鐵錘,落錘時帶著一股柔韌的震勁,鐵胚內部雜質應聲而碎,刀身迅速延展成型,紋理均勻。
學徒看得目瞪口呆,努力模仿。雖然笨拙,但幾錘下去,竟也摸到點門道,打出的胚子比之前強了不少。
“師父,這法子真管用!”學徒抹了把汗,咧嘴笑道,“省力,活兒還好!”
王鐵錘哈哈大笑,指著牆上新貼的《新學百工協作公約》:“看見沒?新學館說了,好法子不能藏著掖著!趕明兒,你去隔壁老孫頭的鋪子,把咱這引氣鍛打的幾個小竅門也教教他!他那手藝,打鋤頭還行,打精細物件兒總差點火候!”
“好嘞!”學徒響亮地應道。一股互助協作、共享技藝的新風,在這煙火氣十足的鐵匠街上悄然吹拂。
江南,水鄉書院。
白髮蒼蒼的老秀才李之儀,正帶著一群蒙童誦讀新編的《蒙童養氣歌謠》:“天地有靈,如風如露,引之入體,潤我臟腑。晨起吐納,暮歸溫煦,筋骨強健,神思不暮……”朗朗童聲,合著窗外潺潺流水,一派生機盎然。
李之儀自己,雖因年邁根骨定型,新法修為進境緩慢,但每日堅持引氣,頭腦清明,手不抖了,眼不花了,連咳嗽的老毛病都好了許多。他望著眼前這些沐浴在新法春風中的孩童,眼中滿是欣慰:“此乃聖人之道,澤被蒼生啊!”
然而,陽光之下,陰影猶存。
京城,深宅密室。
燭火搖曳,映照著周延、錢茂、吳勇等人愈發陰沉的臉。桌上攤著幾份來自各地的密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