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慈子孝程處默

第29章 宴

程處默詫異地發現,麗正殿裡,除了東宮僚屬,最多的是御史臺、刑部、大理寺官員。

李德謇說完開場白,內侍省內常侍王波利登場,頌讀李世民親書詔書。

《令皇太子承乾聽訟詔》:“皇太子承乾,宜令聽訟,在茲恤隱。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今若有固執所見,謂理不盡,然後聞奏。”

程處默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李世民下放判決訴訟權給太子李承乾,所以東宮才宴請了司法這一條線的官員。

也就是說,其實他沒有那麼重要。

差點就老孔雀開屏——自作多情了。

程處默入座,看到面前放了一壺酒,眉頭一皺:“殿下,十月之前,臣程處默與酒色無緣。”

李承乾一拍腦門:“是孤的錯,忘了這一茬。來人,給程御史換上白水!”

一些東宮僚屬微微側目,有人覺得程處默太裝,有人覺得這是孝行。

不管怎樣,“孝”字一出,他們只能閉嘴。

一名緋色官服的官員起身開口:“聽聞程御史曾是國子監生,不知可否以麗正殿賜宴為題,讓我們見識一下御史的風采?”

程處默微笑:“臣程處默,正好醞釀了一道《賜食麗正殿》,且請殿下品鑑。”

“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緩歌春興曲,情竭為知音。”

張說的《恩制賜食於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被程處默剪下縫合,也算應景了。

沒辦法,涉及麗正殿的詩確實不多,一些場景還跟現實衝突。

給事中、東宮侍講孔穎達笑道:“想不到幾年過去,程處默也能作詩了,還挺有水準的。”

程處默笑道:“孔師取笑了,當年是未開竅,不然‘曲江池上有蛤蟆,一戳一蹦躂’還是能寫的。”

孔穎達當過國子博士,教過程處默,一聲“孔師”是沒叫錯的。

李承乾努力控制著自己,保持著端莊的笑容,被“一戳一蹦躂”逗得開心。

著名軍閥詩人的作品,即便是跨越時代,也有一定的殺傷力。

趙節肆無忌憚地笑了:“好詩,好詩!一戳一蹦躂多形象生動啊!”

那是,林立的軍閥其實多少都寫了詩,可除了張宗昌的詩作流傳下去,就問一聲:還有誰?

現在,程處默水準之上的詩作也有了,玩笑之作同樣出爐,亦莊亦諧的風趣讓人無法再針對。

“孤初涉訴訟,有不妥之處,諸卿但直言不諱,孤定然虛心納諫。”

這個階段的太子睿智、英明、謙遜、好學,多數官員堅定地支援李承乾,上有長孫皇后努力引導、庇護,早早顯露了明君氣象。

即便是古板的御史大夫蕭瑀,此刻也露出笑容:“殿下但有疑問,臣知無不言。”

李承乾點頭:“多謝宋國公。程御史,廢除斷趾一事,堪稱一大仁政,你居功甚偉。”

程處默笑道:“殿下過譽了,此事臣不言,也自有志士仁人會仗義執言。”

太子對廣袤的突厥草原很嚮往,在他看來,在草原上策馬奔騰很威風。

程處默哈哈大笑:“突厥人還向往大唐呢!草原上一望無垠,短時間玩耍不錯,可呆長了,物資緊缺就受不了。”

“吐谷渾的習俗,不知道殿下有沒有了解,羃籬是男子出行所戴,就是為了防範鋪天蓋地的蚊蟲,突厥的蚊蟲也不少。”

羃籬,就是紗帽。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