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酒店套房內,檯燈投下昏黃的光暈。
劉啟獨坐桌前,指節間夾著的鋼筆在紙上投下一道細長的陰影。
他盯著空白的稿紙已經近半小時,卻遲遲未能下筆。
茶水的熱氣在杯口氤氳,他抿了一口。
滾燙的液體順著喉管滑下,激得他後背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灼熱感讓他頭腦為之一清,思路逐漸明晰起來。
最初的想法是將國內所有參與過國際賽事、有海外經驗的電競從業者全部羅列。
畢竟王興交待的是“找你覺得該找的“,本著負責的態度,他本想事無鉅細地全部囊括。
但轉念一想,這樣的人員少說也有數百之眾,其中大多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
真正在業內闖出名堂的,其實屈指可數。
“哧啦——“
劉啟將寫廢的稿紙揉成一團,投入垃圾桶。
他重新提筆,筆尖在紙上快速遊走,沙沙作響。
他先列出了所有有過交集的業內人士,密密麻麻寫滿半頁紙。
接著開始逐一篩選,用紅筆在名字上畫圈或打叉。
自己和陸封被畫上了醒目的紅圈。
這並非自誇,放眼國內電競出海領域,能真正站穩腳跟的確實只有他們二人。
第二檔名單上,5E和天祿的朱方方、B5的周雷、Ra的林家宇、LVG的老闆等名字依次排開。
筆尖在林家宇的名字上方懸停片刻,最終劃下一道橫線。
華鼎集團在絲綢服裝製造業在全國都是第一,和他邀請的思路不符。
第三檔則是XPL的王古越等小型賽事主辦方。
按照行業影響力和活躍度排列,基本涵蓋了國內CS圈的核心人物。
劉啟將這份最終名單小心折好,又斟滿一杯茶,仰頭一飲而盡。
檯燈的光線下,最終確定的十個名字靜靜地躺在紙上。
............
作為總局指定的協調人,劉啟開始逐個撥打電話。
意料之中,圈內人都爽快應允,但各自的檔期卻五花八門。
有人正在國外出差,有人賽事纏身,還有人乾脆在休假。
他不得不反覆調整,再向王興彙報進展。
這種差事讓他倍感煩躁。明明只是個局外人,卻被硬生生拉進這灘渾水。
在政治語境裡,他這叫“說客“;
在商業範疇中,這是“買辦“;
放在江湖上,就是個“鷹犬“
無論哪種稱呼,都透著股不光彩的意味。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體總局展現出了難得的寬容,為了協調眾人時間,將會議日期一推再推。
4月30日,這個日子終於定了下來。
從4月20日接到王興的電話,到21日匆匆返京。
再到這一個多禮拜的奔波協調,直到28日這天,劉啟才得以喘口氣。
夜色漸濃,京城一家老字號羊肉火鍋店內人聲鼎沸。
這家店以鮮切羊肉聞名,每天不到八點就座無虛席。
劉啟、陸封、萊昂凱和王古越算是運氣好,搶到了最後一張靠窗的桌子。
今晚是陸封主動約的局。
劉啟心裡挺高興,畢竟三人已經很久沒有線下聚過了。
萊昂凱則帶上了王古越。
這位XPL的創始人近來在國內賽事圈埋頭苦苦經營自己的賽事,與萊昂凱私交甚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