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村長帶著孟小山和孟小川過來,還帶了兩袋棒子麵和一頭羊羔作為束脩。
孟橫家的條件不怎麼好,這兩袋棒子麵還是村長自己補上的。
李硯知推辭不受,但村長還是把東西硬塞給了孟昌民,然後就拄著柺杖坐到不遠處的樹蔭下旁觀授課。
“這位李教諭是有真本事的。”孟昌民靠在一旁的樹幹上,抽著旱菸說道。
村長嫌棄地扇了扇,起身坐到上風口,“才一天功夫你就看出來了?”
“人家本來是不準備留下來的。”孟昌民滿頭灰髮,臉上的皺紋好似刀鑿斧劈一般,看起來比村長還顯老,
“是小武好不容易才把人求住的。”
“三叔,不是我說你,你就仗著那點方術嚇人了……咱也說實話,孟家村這幾個有方術的,都只是半吊子。”
“就算是小武也沒多少前途。”
“但這位李教諭的方術,可不得了,能看穿皮肉筋骨,他就是靠這個方術,才能給孩子們梳理身體。”
村長恨不得給旁邊這個傢伙兩柺杖,“就你有見識,就你有前途。”
“十幾年前覺醒方術出去闖蕩,見過世面了,回來就瞧不上我們這些山裡人了是不?”
孟昌民吧嗒兩口旱菸,敲了敲煙桿子,抬頭看著搖晃的樹蔭,似乎是在緬懷當年,
“我才見過多少世面?當初以為自己能闖出番名堂,到頭來連這小小的琅琊郡都闖不出去。”
“天下方士,十有八九都只看重自己的方術,在方術上下的功夫太多了,有誰能真正沉下心來的?”
“這位李教諭看起來就有點不太一樣。”
村長側過頭,“有啥不一樣?”
孟昌民仔細回憶了一番,斟酌用詞,“他就像是在……研究。”
“研究?”
“對。”孟昌民點了點頭,“我們孟家村的《蟒蛇功》,還有兩個孩子的咳血癥,他都在仔細研究裡面的門道。”
“不只是侷限於自己的方術。”
“而且三叔,人家傳給小武的煉體法門,可比《蟒蛇功》強多了,練完了之後還不疼。”
“要不然你以為小武會讓他教孩子?”
“就這樣,人李教諭也沒直接硬教,而是先檢視兩個孩子的情況。”
村長面頰抽了兩下,狠狠剜了一眼孟昌民,“怎麼?教訓起三叔來了?”
“不敢不敢……”孟昌民沒有半點誠意地擺了擺手,把目光重新投向不遠處的李硯知。
成片的樹蔭下,
微風拂過,清爽宜人,全然沒有在縣城時的那般炎熱。
李硯知先指導兩個孩子活動身體,促進體內氣血流轉,隨後催動“洞觀”,開始梳理錯亂的氣血。
手指沿著經脈,引導氣血流動,在發生衝突前將其打散,按照《基礎煉體術》的運轉方向引導。
【細緻研究氣血流轉,對《基礎煉體術》感悟加深,《基礎煉體術》熟練度+5。】
【細緻研究氣血流轉,對《基礎煉體術》感悟加深,《基礎煉體術》熟練度+5。】
……
《基礎煉體術》主激發氣血,打熬氣力。
按照玉籙分級,只是比不入流的功法好一些罷了。
但即便如此,在孟武看來,也是不可多得的法門,遠超自家的《蟒蛇功》。
但李硯知對此並不滿意,如果能有更多的功法樣本,《基礎煉體術》的進化速度還會更快。
畢竟只是從軍體拳演化而來的基礎法門。
若是再多融合一些其他功法,品級不會只停留在初境下品。
當今天下,對實力的劃分相當粗糙。
初境百斬,二境敵萬,三境摧城,四境鎮國。
這是當今最頂尖的大方士徐祖,按照戰力進行的粗略劃分。
但初境,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練?
所有人都還在探索之中,尚處於野蠻開荒的時代。
目前絕大部分方士,都是以開發補全自身方術為主,不斷增加自身戰力。
但若能有一本放諸天下而皆準的功法,那麼對這四境的劃分,也就有了真正的命名權。
這也是李硯知的野望。
讓自己的功法成為天下正統,真正擁有修煉的命名權。
如果能做到這一步,天書玉籙必將能提升到不可思議的境界。
【細緻研究氣血流轉,對《基礎煉體術》感悟加深,《基礎煉體術》熟練度+5。】
有了昨天的經驗,今天梳理的難度小了不少。
半個時辰後,李硯知讓兩個孩子先去休息,自己則坐到孟武對面,看他用玄龜血,在左臂上描畫方術秘紋。
“方術不應該直接催動就行了嗎?怎麼還要這麼費事?”
李硯知看著繁複的紋路,開口問道。
孟武手上的動作沒停,解釋道,“因為方術秘紋殘缺,難以控制,直接催動的話,只能在右臂上疊加重量。”
“我用玄龜血把秘紋畫在左臂,就能在左臂上疊加重量,練起來的效果更好。”
“但是玄龜血一次也只能維持兩天,所以要經常重描。”
李硯知眼底的點點金光在瞳孔深處閃爍,孟武的方術秘紋在他眼中,沒有絲毫秘密。
但方術秘紋只是一方面。
真正困難的是從哪裡開始催動,力量流轉的軌跡又是什麼,這才是難點。
二者契合,才是完整的方術。
“這個方術有名字嗎?”
“有,叫《三山》。”孟武咧著嘴笑道,“二叔說要是方術秘紋再完整點就好了。”
“現在別說是三山了,連小山頭都算不上,我暫時也就只能疊加一千斤。”
李硯知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腦子裡靈光一閃,“要是把這方術秘紋刻畫在石頭上,石頭會不會也變重?”
這還真把孟武問住了。
“嘶……我還真沒往這方面想過。”
“不過應該不行吧?畫在石頭上,也催動不了啊……光有秘紋也沒用。”
李硯知沒有深究,這些是以後要研究的事情,先把孟武的《三山》方術學會再說。
他示意孟武繼續。
不一會兒,孟武畫完《三山》秘紋,玄龜之血好似沁入血肉一般,流淌著淡淡的血光。
李硯知集中注意力,深邃的目光幾乎要把孟武的皮肉洞穿。
當血光沿著方術秘紋流七轉八繞,最終將整幅秘紋佈滿之際,
【洞觀孟武方術,領悟《三山》。】
【當前進度:初境一轉1/1000】
【效果:疊加重量。】
腦海中,關於《三山》的大量資訊不斷湧現,過了好一會兒才逐漸沉澱下來。
粗略整理一遍,李硯知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三山》方術看似簡單,但卻擁有難以想象的潛力。
這是可以不斷疊加重量的方術,理論上甚至沒有上限。
也就是說,若能催動到極致,幾乎可以在方寸之間,疊加出三山五嶽的重量。
這要是砸下去,普天之下有誰能擋得住?
如果能刻在石頭或是其他東西上,隨便扔出去就是一座大山的重量。
這不是妥妥的方術版番天印嗎?
這還是李硯知第一次接觸到具體方術。
但僅僅只是玉籙提供的資訊,就讓他有了一些大膽猜想。
方術秘紋是不是可以類比禁制?
如果能固化下來,是不是相當於煉製出了法寶?
目前為止,他還沒聽說過法寶這個概念。
也許已經有其他方士摸索出來了,但還沒公佈也說不定。
不過至少可以嘗試一二。
若真能實現,他的實力將大大往上提升一個檔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