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澤忽然壓低聲音,以極具蠱惑力的耳語般音量繼續說道。
“但是諸位,請記住——
只有真正握住權柄的那一刻,我們才能重建鋼鐵洪流般的軍工體系!
才能鍛造戰無不勝的軍隊!
才能讓帝國的鐵騎再次踏平舊大陸西部!
否則我們就只能在這個狹小的辦公室裡,像怨婦一樣哀嘆時運不濟!”
最後克勞澤右臂如利劍般刺向天花板,手掌繃得筆直,大聲吼道:“勝利萬歲!”
在場的軍官們如同被電流擊中,齊刷刷地抬起右臂回應,眼中燃燒著狂熱的火焰,聲浪幾乎要掀翻屋頂。
“勝利萬歲!!!”
......
在世界各地局勢風雲變幻之際,戰爭的車輪依然無情地向前滾動。
自從布里塔尼亞皇家空軍六艘戰鬥飛艇在行動中嗝屁後,駐紮在納爾維克港的國際聯盟軍十三萬先頭部隊明顯收斂了先前的驕橫之氣。
士兵們收起了往日的散漫作風,各級軍官也開始認真的研究起著從各國情報部門匯總來的臨時聯合政府軍事情報。
不過可惜的是,各國的情報工作都陷入了阻礙。
派出的情報人員甫一進入臨時聯合政府轄區,就立即陷入了“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那裡,群眾們都自發的形成了林恩老家“朝陽群眾”式的民間監察網路,街頭巷尾的“村口大媽情報站”更是無處不在。
在這些覺悟極高的根據地民眾自發盯防下,那些操著外地口音、行為可疑的情報人員往往剛露面不久就會被敏銳的當地群眾發現異常。
在刺探工作全面受挫後,各國情報人員不得不調整策略,轉而潛入冬宮議會控制的區域,試圖透過間接渠道獲取有關臨時聯合政府的情報。
然而即便在這種相對寬鬆的環境下,他們的收穫依然少得可憐。
冬宮議會與臨時聯合政府之間的資訊壁壘同樣森嚴,能夠獲取的有效情報屈指可數。
前線指揮官們面對著情報真空的困境,也不得不依靠這些支離破碎的資訊來制定作戰計劃。
每個決策都像是在迷霧中摸索,軍官們常常為了一張模糊不清的敵軍佈防圖爭論到深夜。
就在這種情報匱乏的窘境中,國際聯盟的第二批增援部隊在半個月後如期抵達納爾維克港。
這支由二十萬精銳組成的生力軍,攜帶著大量重型裝備在港口完成集結。
隨船而來的還有數千名經過緊急培訓的港口勞工,他們迅速接管了原本由士兵們笨手笨腳操作的裝卸工作。
這些專業勞工的到來,終於讓後勤工作順暢了不少。
堆積如山的物資開始有序流轉,時有延誤的貨輪終於能夠按時卸貨。
第二批部隊抵達後休整了一天時間。
隨著統帥部一聲令下,三十萬大軍便如潮水般湧向山區前線。
只留下三萬兵力駐守港口要地,保護臨時設立的聯合統帥部並確保後勤生命線的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