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北平漂流記

第27章 白老爺的家教

白老爺吃烤鴨時,不喜用荷葉餅包裹,而是偏愛元興樓的燒餅,夾著烤鴨和蔥絲一同入口。再配上一碗鴨架湯,潤喉解膩。

飽餐一頓後,白老爺才悠哉遊哉地回家。這並非因為他思家心切,而是到了喂鳥換食、取些銀元的時候。

下午閒暇無事,他打算去聽聽京韻大鼓。這一天的開銷不小,買茶葉、購新帽、品烤鴨、喝茶,總共花費了三十多塊大洋。口袋裡僅剩的十幾塊大洋,讓他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白老爺是舒坦了,白夫人心裡越想越氣。錢到手裡還沒捂熱,就流水一般往外淌。這日子啊,真沒法過下去了。

但是白老爺不是這麼想的,這都是早就約好的事情。今兒多花了點,明兒省一些就完事了。所以,他心裡並沒有一點點不妥的感覺。

離了家就去聽大鼓去了,喝著茶,歇一歇,一下午打發了。這個年代的茶館是極具煙火氣的地方。

四九城這地方,各行各業都分三六九等,茶館也不例外。有的茶館專門接待貴客,上下兩層,設有雅座,還會請一些藝人常駐表演。

稍差一點的茶館也有常駐表演,不過已經從京韻大鼓、評書、小曲,變成了說書、快板、鼠來寶。總的來說,茶館是個閒人打發時間的地方。

白老爺就是一位沉浸於往昔榮光中的閒人。他的生活彷彿是一場永無止境的遊園驚夢。在他的世界裡,提籠架鳥、品茶聽曲,便是日復一日的消遣。

有人捧著,雲裡霧裡的感覺,才讓他感受到往日的風光。然而他忘了,家族往日的風光是父親一身本事換來的,也是他們家謙遜有禮得到的尊重,而不是靠著提籠架鳥玩出來的。

打發了一下午時間,白老爺抬腳走出了茶樓。差不多該去吃宴席了,一眾人簇擁著他向酒樓走去。

走了一段,見到陸嘉衍領著兩個孩子從一間茶樓出來。其中一個孩子正是他唯一的子嗣——白連旗。

白老爺走上前去,摟住兒子:“乖,今兒學了什麼?吃了什麼?”

白連旗道:“中午吃的慶豐閣的包子,在貝勒府上抄寫了一章戲文。先生放學了帶我們聽楊家將。現在去傅記二葷鋪吃飯去。”

白老爺笑了笑:“傅記的豬頭肉、豬肝確實不錯,不過今兒帶你去八大樓好好吃一頓。對了,這個給你拿著玩。”

白老爺領著白連旗走了,連招呼都沒和陸嘉衍打。抬眼看去,他塞給兒子的分明是一個鳥籠。自己玩還不夠,還得帶著兒子耍。

白老爺這是言傳身教,生活不必太過認真,享受和玩樂才是最重要的。他沒有教導孩子家裡祖祖輩輩傳下的規矩。反而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提籠架鳥、遊手好閒是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