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北平漂流記

第321章 杜先生的道理

要曉得,除了北洋原本那幾支老牌勁旅,其他軍閥一個師裡,未必能湊出幾門像樣的炮來。而奉軍的目標,是要讓每個旅都有自己的炮營,更要組建起幾個專司攻堅的重炮團!

雨帥此刻雄心正盛,一心要揮師入關,佔據京畿要地。眼下最大的攔路虎便是直系。他自認手握“三重保險”,壓根不必忌憚直系。

心裡頭早已盤算著,何時該掀翻這桌子了。若直系那邊不肯應承奉軍的要求,他便有心藉著梁先生下野的由頭,翻臉動武。

但是現實卻澆了他一盆涼水。當雨帥召集各位商議之時,他的老兄弟居然多半都反對!支援他的只有兒子和他的老師,還有那個他素來有所提防的楊參謀長。

“還沒到時候,咱們還沒積攢夠家底。兄弟們,吳子玉不是泛泛之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咱們別打到後來讓旁人佔了便宜去。”

“我也覺得不妥。段帥和吳子玉斗了一遭,實話說要不是有旁的幫忙,他未必能贏。而且得益的不只直系,咱們也吃到了好處。這一仗打完,指不定又冒出來一派。最後還得打下去,咱們總不能一直打。就算兄弟們願意,軍費咱們也撐不住啊。”

“老哥哥說的有道理。就算贏了,趙督軍能不吃點好處?那個馮煥章也不是省油的燈。還有那個閻百川,我看也不簡單。何況還有南方的威脅,我看不宜大動干戈。”

眼看這事要黃,偏巧有年輕人沉不住氣,他起身呼籲道:“諸位大爺,咱們現在武器都換裝了,火炮也很快到位了。剿匪的成果你們也看到了,為何不能打一打?要不然咱養這麼多部隊有什麼用?”

楊玉亭也隨即附和道:“咱們終歸要走這一步的,豈能總是窩在這裡?前朝怎麼幹的,咱們也能行。如今幾處都已聯絡妥當,師出有名,裡應外合,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

“是極,我也認為年輕的軍官需要經過實戰檢驗。”一旁的郭教官也藉機起身附議。

按理說,雨帥此刻是該掂量掂量。旁人開口也就罷了,可老六和老八也發了話。這兩位是屍山血海裡滾出來的,也忠心耿耿,最明白打仗靠的是什麼,想得自然周全。反觀自己兒子這一派,沒一個正兒八經打過大仗的。勇氣是有的,可真要拉出去硬碰硬,他們頂得住嗎?

更何況,他的“財神爺”老王,頭一個就投了反對票。老王一貫主張奉軍根基未穩,多次建言:先辦實業,廣開學堂,穩紮穩打才是正道。

雨帥心裡不清楚嗎?清楚得很!可他不能這麼幹。兒子開了口,他必須給兒子立威,為兒子日後鋪路。

這三個老兄弟,就是留給兒子的顧命大臣;於家那閨女,就是留給兒子的“太后”。有他們在,兒子的路才能一片坦途。

今天,他必須給兒子撐腰,讓這些老兄弟們明白:從今往後,不是你們說了算,是我兒子說了才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