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御史趙圭彈劾靳榮時,他楊士奇可是力勸皇帝不要妄動的,雖然這在當時沒有問題,可誰能知道皇帝會不會因此遷怒於他呢?
戴綸被活活抽死後的屍骨還未寒,兩個叔叔以及另一位帝師至今都還關在牢裡,皇帝偶然露出的殘暴就已經足夠讓大臣們印象深刻了。
楊士奇猜的沒錯,等到內閣三楊、蹇義以及夏原吉五位朱瞻基最仰仗的重臣就位後,皇帝看向他的眼神果然有些不對。
人性便是如此,出了問題時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少有,遷怒怪罪他人的才是大多數。
又過了一會,等錦衣衛指揮使塞哈智趕來驗證完楊彪的身份後,沒過一會朱瞻基暴怒的聲音便響徹了整個乾清宮:
“周——光——美!”
“哐啷——”
隨著一聲怒吼,放在書桌上裝蟋蟀的缸子卻是再次遭了殃。
飛濺的陶瓷碎片甚至落到了遠處嚇得瑟瑟發抖的小宦官身上,足以見得皇帝這下所用的力量之大。
“我定要殺他全家。”
朱瞻基怒吼一聲後,竟然迅速冷靜了下來,他萬萬沒想到,此前他隨意便可決生死的小人物竟然幹出了這麼一件大事。
情緒的失控只是一瞬間,重新恢復皇帝氣度的他立刻問詢在場重臣道:
“何人可以為將?”
“。。。。。。”
幾位重臣沉默不語,這個答案要是放在建文朝倒是不難答,當時太祖皇帝給“好聖孫”留下的武將陣容堪稱全明星,是朱允炆自己糟蹋完的。
靖難之役後明朝將種凋零,加上一些政治原因,永樂帝就只得倚重靖難功臣以及他們的後代了。
要說永樂帝留給自己好聖孫的大將其實也不差,但很可惜,好聖孫不能用。
此時朱瞻基自己也品了過來,這大將的人選,還真就非英國公張輔莫屬。
此時十數天前,漢王上奏建議張輔出征交趾的目的就十分明瞭了。
挑撥離間。
意識到這一點的在場眾人全都啞了火,因為歷史上給張輔送信的枚青死於白蓮教之手,張輔也就沒有了表演忠誠的機會。
朱瞻基自登基起對張輔就是一副高高捧起,但權力卻絲毫不給的態度,所以如今張輔在想什麼也是十分值得琢磨的。
良久之後,還是比兼任兵部尚書的楊士奇要多懂一點兵事的楊榮出列道:
“臣愚見,可令成國公朱勇領軍。”
“朱勇?”
朱瞻基聞言有些遲疑,朱勇雖然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但他的爵位畢竟是沾了他老子的光,其實際能力還未經過檢驗。
楊榮也知道朱瞻基的意思,於是又進言道:
“可令寧陽侯陳懋輔之。”
陳懋乃涇國公陳亨之子,經驗豐富,年紀也很大,現年四十九歲,比朱勇足足大了一輪。
朱瞻基聞言終於點了點頭:
“就這樣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