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順天府南部的一座平平無奇的小城內外如今卻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所有人都在不久前得知了一個令他們心驚膽戰的訊息——
定遠侯周光美帶著三萬多人出現在城外,如今正準備攻城!
“武驤左衛的兄弟,陛下遭人投毒,如今在北京行在手握六寶乃是私自離開藩地的趙王!
如今徵夷將軍,定遠侯周光美受陛下手諭入京勤王,李指揮使,何不帶著兄弟們一起與我們一起北上!”
城樓上,武驤左衛指揮使李彬默默聽著城外大嗓門士卒的叫嚷,雖然臉被火把火油燃燒時產生的熱浪烤得發燙,但他語氣卻依舊平淡:
“都警惕點,千萬莫要讓城外計程車卒悄無聲息地爬上來,也莫要讓下面那些腦子不清醒的生出事端!”
“得令!”
李彬一聲令下,當即便有數個武官往兩側去巡視去了,這幾日周光美在順天府帶著大軍如入無人之境,輕易便收編了好幾衛人馬。
諸指揮使都是人精,自然沒那麼容易就舉兵加入勤王軍,這可是殺頭的買賣,但他們也無法阻止下面的中低階武官想要進步,尤其是這些人本就是去年漢軍的一員。
順天府總共有七十餘衛,四十萬左右的大軍,除了親軍上直二十三衛外,去年朱高煦登基後為了安撫人心,並未第一時間將這些衛所的指揮使調走。
但沒動指揮使,其下的諸多中低階武官卻多有掉換,都是漢軍的有功之士。
這幾日內,來往的書信猶如雪花般不斷飛入武驤左衛指揮使的府衙,因此李彬是知道南邊發生了什麼事的,自然格外警惕。
當然,北邊發生了什麼,如今他也摸了個明明白白。
想到這裡,李彬不由得轉頭看了北京行在的方向一眼,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後又轉回頭,默默地盯著城外被火光照得透亮的大旗看——
明徵夷將軍周。
但見那旗下人影憧憧,眾星拱月般護著一個金光閃閃的騎馬之人。
雖然看不清面貌,但李彬知道,那就是原本應該在數千裡之外平叛,可如今卻像長了翅膀般突然回到順天府的周光美。
“父親!”
李彬正盯著周光美本陣看時,突然遠處有陣嘈雜聲傳來,還未等他發問,一員小將就押著個被五花大綁,頭髮散落的武官往這邊來了。
“這廝鼓譟軍士開城投降,幸好兒就在附近,果斷把他綁了,父親,怎麼處置?”
雖說是在詢問,但李彬的兒子卻語氣森然,顯然是想要把扣著的武官宰了,李彬聞言卻在心中微微點頭,他沒直接回答兒子的話,而是走至那武官的面前問道:
“馬千戶,何至於此啊?”
“李指揮使。”
馬千戶由於雙手都被捆著,沒法抱拳行禮,於是微一點頭算是見過,旋即立刻勸解道:
“趙王政變,如今陛下危在旦夕,何不隨定遠侯入京勤王?”
“。。。。。。”
李彬沒說話,對面的馬千戶見狀心下大急,於是又丟擲一番更赤裸的話來:
“自古論功,便是斬將奪旗,也未必及得上保駕之功,到了你這等地步,往前一步就是勳貴,自此超出九品之列,與國同休了啊!”
與前朝不同的是,爵位在明代再一次變得炙手可熱了起來,其中原因無他,正是明太祖將此前已經玩壞的五等爵制度改革了一遍。
前朝之時,王為一品,國公二品,郡侯三品,也就是說這些王爺國爺們雖然聽著尊貴,但本身也還是在九品之列的。
唐宋兩代的時候,這些爵位更多的時候只是榮譽性質,勳貴們本身並沒有實權,甚至到了宋代,即便是宗室也得靠官職為生,爵位失去了用處。
而明朝開國後,明太祖先是改革了五等爵,將子、男二等爵變為只能死後受封,這樣五等爵就只剩下了三等。
隨後又規定公侯伯三等爵可以世襲,並且可以掌五軍、督軍事,透過軍權保障了公侯伯的地位,也正因此,這才使得武夫們再一次對爵位無比嚮往了起來。
畢竟誰不想天生就是帝國高層中的一員,享受與國同休的待遇呢?
作為前進一步就是勳貴的指揮使,沒有人比李彬更清楚勳貴二字意味著什麼,尤其是去年當今皇帝朱高煦造反成功,並在金鑾殿上大封功臣後,要說不眼紅那是不可能的,但是。。。。。。
想到今天早些時候北邊來人送來的東西,李彬的腦子頓時就冷靜了不少,遂對左右道:
“壓下去。”
“得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