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請造反

第260章 誰可為將?(三)

“去歲討罪之役還沒開始開始,陛下的舊部就被廢太子派人監視了起來。

等到陛下正式起兵後,包括孫勝在內,雖被徵召,可這些人無不被嚴加看管,隨時有性命之憂。”

乾清宮的暖閣內,當趙王朱高遂身前不遠處的武官話說到這裡時,默默聽著的楊繼業不由得感同身受,於是心中暗道:

“擔驚受怕近一年,這滋味可不好受,誰都不想再經歷一遭。”

作為直接參與毒害洪熙帝的主謀之一,沒有人比他更知道什麼叫魂不守舍,惶惶不可終日了。

當然,現在的楊繼業依舊沒有安下心,不僅僅是因為得知了周光美已經起兵殺來的訊息,更多的則是源自於目前在場的一個人。

想到這裡,他不禁微微抬頭,瞄了一眼正念道著孫勝等幾人名字的朱高燧後又垂下了雙目。

由於有著靖難之役時期在朱高煦手下打仗的經歷,韋達、王斌、孫勝、周福這些人自那時起便被印上了對方的烙印。

也正因此,不管是去年才被幹掉的朱瞻基,又或者前不久剛政變的朱高遂,都會想方設法的弄死他們。

並且這一點在原歷史上也得到了印證,朱瞻基在虐殺自己親叔叔的同時,也對大明軍中的漢王舊部們進行了一輪大清洗。

在楊繼業看來,既然周光美奇蹟般地出現在了河北,並在第一時間裹挾了河間三衛起兵,那同樣手握三衛一萬五千人的孫勝會響應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此時正向朱高遂彙報的武官雖然也認為孫勝起兵很合理,但相比於楊繼業,他對孫勝起兵的緣由卻有不一樣的看法,只聽其斷定道:

“去年雖說孫勝和楊雲等人還是反正了,但那時候陛下已經打到了子牙河,此後幾無大戰,因此孫勝就也沒有立下多少功勞,戰後只是升了一級官位,仍在天津掌兵。

此人肯定後悔當初沒有早點起兵,靖難之役時,他與幾位國公的官位差不了多少,心中必生極度,故而如今才起兵響應周賊!”

去年還聲名赫赫的洪業朝第一功臣周光美,如今在趙王勢力的口中已經成了賊。

不過這倒也不奇怪,只看朱高遂在聽到周賊二字後陰沉的面色,便知他對對方有多敵視。

“嗯。”

坐在主位上的朱高遂聞言點點頭,一邊的馬繁見狀適時往前一步,隨後抱拳道:

“啟稟大王,武夫們想要的無非就是升官發財,以臣之見,不若先給北京城周遭京衛的指揮使們升官,尤其是其中的陛下舊部,先穩住他們再說。”

“馬指揮使所言極是。”

馬繁話音剛落,同樣面色不太好的楊士奇也抱拳道:

“如今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都在我們手裡,只要令諸衛人心安定,屆時軍令一出,必能令數十萬大軍為大王之爪牙。”

“京營不在周光美身邊,若能聚起十萬以上的大軍,要擊潰他倒是不難。”

朱高燧也是領過兵的,其在永樂初年就是鎮守北京城的藩王,雖說其並未如他父親一般出塞去進攻韃靼人,但多少也算知點兵,因此在思慮了一下週光美如今的戰力後,他這才緩緩問出了一個最要緊的問題:

“誰可為將?”

誰可為將?

朱高遂話音方落,屋內眾人頓時表情各異。

如馬繁這般趙王護衛武官的皆面露渴望,他們都很清楚,只要能在接下來的“平亂”大軍中領兵,那麼等一切塵埃落定後,自己就會是新朝的功臣了!

馬繁作為常山中護衛指揮使,本就與趙王關係親密,再加上前不久他還奉對方之命弄死了太子,可以說已然沒有了退路,於是當即再次抱拳道:

“周賊不過略有些勇略,去歲朝廷大軍迫於陛下威名進退失據,這才使這小子出了些風頭罷了。

臣請命帶兵出征,不出三月定能斬下此賊的人頭獻與大王!”

馬繁一席話說完,朱高遂當下便抬起了頭,可還沒等頷首,他便又改變了下巴的軌跡,左右搖晃了一下道:

“馬將軍忠勇可嘉,只是京衛素來傲氣,怕是不太服管。”

“。。。。。。”

馬繁聞言沒說話,只是抱著拳沉默i,因為他知道趙王說得沒錯,自己此前不過是一介三品武官,驟然擔任大軍主將的話誰也不會聽他的。

像是這種事情,最好還是選擇一位在朝中素有威望的大將才能服眾。

且這位大將還不能出自洪業朝,就比如剛回來不久的薛國公,朱高遂雖然可以以對方的家人作要挾,逼迫對方去征討周光美,但不管怎麼說風險還是太大了。

若是其剛領軍出征,轉頭就雷霆一擊,那僅憑趙王目前手中的力量還真攔不住。

因此大軍主將的人選最好還是在當今朝廷中示意的那批人,也就是說——

洪熙朝,或者乾脆是那個已經被廢除年號的宣德朝舊臣。

“啟稟大王,您看成國公如何?”

楊繼業的突然出聲頓時讓一屋子人的表情變得精彩無比,尤其是楊士奇更是兩眼一黑,可還沒等他阻止,這黃臉宦官便又開口道:

“這幾日成國公一直在對咱們示好,其他人便是有這樣的,可官職太低。”

此話一出,楊士奇當即明白了他的意思,的確,以趙王目前的處境來看,能有朱勇這國公級別的人物主動投效已經不錯了,哪裡輪得到他們挑三揀四?

只是。。。。。。

“大王。”

楊士奇思慮片刻,最終還是開了口:

“有老成國公在軍中的遺澤在,成國公的資格確實夠了,只是他的武略。。。。。。”

楊士奇話只說了一半,可在場眾人都明白他的意思,朱勇太弱了。

其實去年景州之戰的戰敗倒也沒什麼,畢竟對手是威震天下的漢王朱高煦,可後續宣德朝大軍退守景州城後,其被嚇得棄城而逃的舉動就著實是坑爹了。

老成國公要是泉下有知,估計恨不得要爬起來狠狠給自己好大兒兩腳。

“楊閣老可有人物要舉薦?”

“王驥。”

楊士奇也不廢話,當下便將心中覺得最佳的領兵之選說了出來:

“去歲兩軍交戰,王驥方略有當,令陛下數月未得寸進。”

“唔。”

朱高燧也是聽說過去年王驥事蹟的,於是點點頭問道:

“我聽說去年我二哥把他從詔獄裡放了出來,依舊做兵部右侍郎,楊閣老有把握此人會為我效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