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請造反

第85章 總不能指望衍聖公擋住周光美吧?〔4/4〕

“大王,叛軍先鋒周光美已經攻陷了沂州,正朝兗州而來!”

“怎麼這麼快!”

魯王府的正殿中,魯王朱肇煇聞言頓時雙眉緊鎖,對長史王業詢問道:

“此事究竟是真是假,此前還有探報說叛軍主力到了兗州,但到現在也沒見蹤影。”

“這。。。。。。”

王業畢竟是個文官,對於情報的真假自然無從判斷,恰巧此時王府的宦官也來報:

“啟稟大王,泗水縣的潰卒說叛將周光美已經攻下泗水,正朝曲阜進發!”

“我知道了。”

這下卻是再無僥倖了,得到確切的訊息後,魯王朱肇輝當即愁上心頭。

最近這段時間,隨著他的堂兄漢王朱高煦正式起兵對抗朝廷,其麾下愛將周光美的名字他已經聽到了數次。

一次是在朝廷的檄文裡,這次檄文使得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周光美瞬間就出了名。

第二次就是景州之戰,雖然有了一定名氣,但在戰陣之上只是個小人物的對方卻陣斬了大名鼎鼎的寧陽侯陳懋,頓時讓景州周圍各省都為之一驚。

而最近一次就在數天前,自漢軍先鋒從濟南出發後,還不到半個月,沂州被攻陷的訊息就已經傳到了兗州。

那麼是戰還是和?

想到此處,朱肇煇當即緊張地詢問道:

“王長史,此前叛軍來勸降的使者呢?”

“大王放心,都在牢裡關著呢,一根汗毛都沒少。”

王業回答完朱肇煇的問題後當即反應過來自家大王似乎不想打,於是勸道:

“大王可絕對不能投降,叛王雖小勝了朝廷一場,但其勢力根本卻只有山東一地,遠不如當年太宗,這場戰爭不可能發展成靖難之役那樣。”

“我知道,我也不看好漢,不,叛王。”

想到前不久從南直隸送來的信,知道南京守備太監已經率領十萬大軍北上的魯王點了點頭道:

“放了使者,只是為了迷惑一下叛軍罷了,降是肯定不能降的,但打也是不能打的,兩護衛的實力別人不知,你我還不清楚麼?”

相較於大明其他地方衛所,又或者藩王護衛,魯王護衛自誕生之初就有一項重擔,那就是幫朝廷運糧。

其他衛所的旗兵平日裡七成種田,三成守城、訓練,戰時抽調人馬出征。

而魯王護衛平日裡除了種田外就是到運河幫朝廷運轉糧食,根本沒多少時間訓練。

朱肇煇就藩之初,愛護侄子的永樂帝特地免除魯王護衛三年屯田任務,以讓他們在為朝廷運完糧後可以幫魯王修繕王府。

這件事魯王護衛們乾得很好,魯王當初也是很滿意的。

所以在朱肇煇看來,自己兩護衛打灰的本事要遠遠強於打仗。

去年洪熙帝登基後,因為距離上一次修繕王府已經很久了,朱肇煇再次上書請求免除魯王護衛當年的屯田,但對方卻沒有允許。

雙方為此鬧得還很不愉快。

王業對自家大王護衛的本事也很清楚,見朱肇煇既不願意降也不願意打,頓時疑惑道:

“那大王的意思是?”

“我還沒想好,王長史先去放了叛軍使者,再替本王看看兩護衛指揮使備戰得怎麼樣了,此事我們稍晚些再議。”

朱肇煇不動聲色地把王業支走後,那個來報信的宦官當即湊上前道:

“王爺,以奴婢看,不如速速讓兩護衛護送您去北京。”

哼,就這麼怕我學寧王把兩護衛拱手相送麼?

你這廝對朝廷倒是忠心得很!

見那宦官一副十分著急模樣,朱肇煇當即心中冷笑。

大明的各路藩王自己是不能私下閹割宦官的,王府裡閹人都是歷代皇帝所賜,其根本目的還是作為監控藩王的耳目。

就比如當年肅王受到永樂帝猜忌,別說太監了,就連宮女都要往肅王府上塞。

不行,我可絕不能落到肅王那樣的下場!

一想到肅王,朱肇輝頓時渾身一涼。

當年因為肅王在靖難之役時支援過建文帝的關係,肅王的獨子一直到肅王去世都沒獲封世子。

就這麼以庶人的身份頂了三年,直到三年後才正式襲封王位。

而且肅王的俸祿也極低,只有區區五百石,一直到洪熙帝登基後實在看不下去才加到了一千石。

“王爺,奴婢叩請您請速做決定啊!”

耳邊的宦官還在聒噪,朱肇輝深吸了一口氣,已然下定了決心,但表面上還是不動聲色道:

“棄城而逃,可是大罪。”

“哎喲,我的千歲爺!”

那宦官聽了朱肇輝的話後頓時哭笑不得,隨後躬下身子對著南京的方向拜了拜道:

“大明律是用來約束天下百姓的,它可治不了您的罪,就算有人拿出皇明祖訓來,只要萬歲爺不點頭,又有誰敢動您呢!”

蠢貨,這不是還有漢王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