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大都督李方率領周軍在關東的行動看似聲勢浩大,實則真正與東燕軍展開的戰鬥少之又少。
李方只需坐鎮鄴城,負責大方向上的戰略規劃,實際作戰計劃則由段速骨、蘭汗、封衡、悅壽等一眾東燕降臣降將負責執行。
周軍將領皇甫毅、王宣、劉凱等人,各領精兵分鎮陽平、清河、博陸、章武等重鎮,負責維護郡縣地方治安,同時監督眾多東燕投降軍隊作戰。
慕容垂一死,慕容麟跳反,慕容德駐守高密郡,已經處於事實上的獨立割據狀態,憑慕容寶的威望才能,再難延攬人心穩固統治。
關東士民都知道慕容氏內鬥尿性,眼看東燕已經四分五裂,關東戰亂在所難免,自然懂得尋找最粗的大腿來抱。
如今,再沒誰比得上代表大周出鎮鄴城的冀州大都督、譙郡公李方更粗的大腿。
一整個天授三年,天下目光彙集於關東,坐看周軍東進滅燕,以及慕容寶、慕容麟、慕容德叔侄兄弟三人內鬥。
晉室徐州刺史王恭本想混水摸魚進佔兗州,卻先後敗於慕容德和李方之手,晉軍退回魯郡、鉅野澤一帶。
轉過來年,西燕主慕容永再度與晉室荊州刺史王忱戰於南陽。
彼時,一封來自於江陵的信函送至平陽,交在河東王妃桓靈脩手中。
王府校場,河東王梁安正在觀看年僅四歲的兒子,略陽公梁燁習練武藝。
梁燁年紀小,梁安專門命人為他制定打熬筋骨體魄的訓練計劃,每隔幾日固定習練。
這也是大周皇帝梁廣對宗室的統一要求,體魄和學識都不可荒廢。
王妃桓靈脩匆匆趕來,“大王,這是小叔從江陵發來的信函,指明請大王親啟!”
梁安倒也沒多想,接過信函拆開翻閱。
妻子口中的小叔,正是晉室南郡公桓玄,如今在整個荊襄之地都頗具名望的桓氏郎君。
桓靈脩是桓石虔小女,桓石虔是桓玄堂兄,故而桓玄也是桓靈脩年紀最輕的小叔父。
梁安年紀與桓玄相仿,礙於妻族關係,這些年來雙方也有多次書信往來,交談間彼此還算投緣。
私下裡,梁安和桓玄以同輩友人相稱。
桓靈脩心疼地看著兒子梁燁在校場上一圈圈跑著,速度倒是不快,只是幾圈下來累得滿身大汗,臉蛋也是通紅。
幾個王府中尉嚴格執行梁安要求,站在一旁嚴厲監督。
梁安本以為這封信只是和往常一樣,表達新年祝福而已,不想才看了寥寥幾行字,臉色不由得微微一變。
“大王?”桓靈脩注意到丈夫神情不對,心裡有些緊張。
“桓敬道這是要送孤一份大禮啊~”
梁安把帛書攥成一團,眯著眼喃喃低語。
“大王,小叔來信有何事?”桓靈脩輕聲問道。
梁安看了她一眼,“事關國事,夫人還是少打聽為好~
孤要立即召集幕府臣僚議事,勞煩夫人在此監督燁兒務必完成今日訓練!”
梁安說完拔腿就要走,桓靈脩急忙道:“眼看就快入夏,天氣逐漸炎熱,燁兒畢竟年紀小,大王可否讓他多習文少練武?”
梁安腳步一頓,轉頭皺眉道:“當年陛下和我在長安梁園,年紀和燁兒一般大時,吃得苦遠比他多!
我大周馬上得天下,宗室皇親豈能荒廢弓馬兵器?
讀書和習武同樣重要,不分什麼先後貴賤!
這點苦頭都吃不得,將來如何守衛我大周江山?”
桓靈脩見丈夫滿臉不悅,囁嚅著不敢再言。
梁安看了眼校場遠處,兒子梁燁小小的身影卻在努力地奔跑著,面上雖無甚表情,心裡還是頗為欣慰。
他沒再多說什麼,帶著幾名侍從和班劍衛士匆匆離去。
桓靈脩只得站在校場邊上,疼惜又無奈地注視著兒子身影,暗暗祈禱時間過得快一些,好讓兒子早些結束今日的訓練。
她雖是王妃,可在兒子的教育問題上完全插不上嘴。
大周天子對宗室管理嚴格,每半年都會派人專門來檢查宗室子弟的文武技藝。
聽說以後還會管得更嚴,宗族子弟繼承爵位、成年以後的官職爵祿,也會和這些考核掛鉤。
她的丈夫是天子唯一的親兄弟,也是大周地位最高的宗王,擔任幷州大都督出鎮平陽多年,權勢煊赫當世。
她的兒子梁燁也是天子的親侄兒,生下來就備受世人矚目。
正因為如此,天子對梁燁也格外關注,每年生辰都會派人來平陽頒行賞賜。
對此,她心裡既驕傲又感到壓力沉重。
兒子乃是大周近親宗室,將來註定是大周宗室重臣,前途自然是不必過多憂慮的。
可天子管理宗室嚴苛,若是能力不足,就算近親只怕也難獲重用。
桓靈脩兩手捏緊裙袖,眼睛不眨地看著兒子似模似樣地擺弄刀弓。
她自然是希望兒子成為大周社稷棟樑,同時又不忍心兒子小小年紀經受太多苦難。
一位母親的心,在此刻陷入糾結......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