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十餘年內,東箕列島為宋王劉裕所佔,屢屢侵擾東南沿海。
臨海百姓稱其為海賊王......
~~~
當晉帝司馬德宗乘坐的馬車,於當年秋天駛入長安霸城門時,引來了長安士民的熱議圍觀。
司馬德宗笑呵呵地坐在馬車上,朝著滿街百姓揮手示意,竟對解送他的固安縣公傅弘之笑道:“不想長安百姓如此愛戴朕~”
傅弘之笑笑不說話,送司馬德宗直入宮城。
天子下詔,封司馬德宗為西鄉公,遷往安康郡居住。
~~~
就在司馬德宗入長安不久,揚州傳來訊息,揚州大都督、南安王梁成不幸病逝,卒於任上。
天子追贈梁成為太師,賜諡為“毅”,史稱南安毅王。
冬十月,天子升含章殿臨軒賜宴,為即將遠赴揚州出鎮的安定王梁恪餞行。
揚州大都督一職對於穩定江東至關重要,梁廣思前想後,還是決定以庶長子梁恪出鎮。
貴妃慕容娥英哭作淚人,她就這麼一位兒子,如今遠赴揚州不知幾時才能得見,自然是萬般不捨。
十月十二,梁廣攜慕容娥英、皇太子梁桓親至灞橋折柳相送。
梁廣站在霸上大營,眺望著梁恪率領的隊伍逶迤東行,一時間心緒萬千。
想來當年苻堅送苻丕出鎮鄴城時,行至霸上也是和他現在同樣的心情,既不捨又滿含殷切期望。
虛歲已十七的梁恪和他年輕時一般高大魁偉,常年習武弓馬俱佳,只是性情略顯火爆,好在多年教導下有所收斂。
梁廣對他的重視程度不亞於太子梁桓。
只要梁恪能穩坐揚州,不需要太久,十年時間足以讓大周的統治深入人心。
當年苻堅送別苻丕時,長安鮮卑混居人心各異,耳邊還有趙整編唱的童謠作為警示:“阿得脂,阿得脂,博勞舅父是仇綏,尾長翼短不能飛,遠徙種人留鮮卑,一旦緩急當語誰?”
而如今,長安、霸上傳唱的童謠卻是:“太平謠,太平謠,聖主德化八荒遼。稻滿倉廩牛羊壯,百族歡顏頌帝朝。一朝安寧春常在,萬世基業永不凋!”
梁廣深吸口氣,霸上冬風浸潤肺腑一陣寒涼襲來,可是他的心卻一片暖融。
自秦建元十八年,他跟隨苻堅南征到現在,十八年時光彈指一揮間。
而他也用十八年時間,親手締造一個承襲兩漢魏晉的大一統王朝。
如今已是大周天授十一年,他這位開國之君也已經三十四歲。
雖已不再年輕,可他的心依舊火熱充滿幹勁。
他還有許多未竟事業等著他去完成,還有許多改革舉措等著他去施行。
一聲大喝,梁廣跨馬沿著霸上大營軍馬道衝下山坡,直奔長安而去。
身後上千名虎紋錦衣錦褲的虓虎衛士急忙駕馬跟上。
大周天子的九龍紋纛旗在風中招展飄搖。
大周天授十一年,公元400年。
這一年,大周疆界恢復至西晉開國之初。
這一年,太平謠傳唱大江南北。
這一年,涼州刺史嬴觴攻破武都滅亡呂涼政權,姚秦主姚興為吐谷渾所害,偽秦王苻登死於部下叛亂。
這一年,皇太子梁桓正式入政事堂議政。
.......
《周書·帝紀一》
“.....太祖高皇帝以雄傑之姿,承板蕩之運。初隨苻堅戡亂,提劍起於行伍;後膺昊天之命,開國創於三晉。
其征伐也,掃慕容於參合,破西羌於隴西,摧桓氏於荊楚,樓船渡江而晉鼎移,鐵騎踏雪而胡塵靖......
及混一區宇,乃革弊圖新。廢漢胡分治之陋,立府兵均田之基;遷羌氐入華堂,令士庶通婚宦;復太學以延文教,開取士而拔寒俊.....
終使關河寧晏,民詠“稻滿倉廩牛羊壯”;華夷歸心,童謠“百族歡顏頌帝朝”.....
當其送子出鎮,親御灞上,憶苻堅舊事而不憂——非無趙整之諫,實有太平之象也.....
.....太和八年辛卯,帝崩於乾元殿,時年六十八。九月癸酉,葬渭北永陵.....
文帝即位,尊曰高皇帝,廟號太祖.....
史臣曰:太祖秉性雄毅,威服四海而刑賞必信;馭臣以公,雖元勳宿舊亦不假私恩。
觀其一生,盪滌群醜以復漢家冠冕,德化八荒而致天下一統。功超三代,業邁高光,垂統立極,誠為華夏中興不祧之祖!
巍乎其功,蕩蕩乎其德,永為萬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