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武則天

第93章 千萬人吾往矣

劉納言一口茶湯嗆了出來,連連咳嗽。

李賢不以為然地道:“門閥又如何?就算綿延千年,又豈有不敗的?富貴不過是身外物,即便千夫所指,只怕父皇和母后是愛聽的,這是大勢;南北朝十六國,走馬燈一般換,竟沒有一朝能有百年國運,根子就在這上頭呢!”

李善語氣嚴肅地道:“大王,你雖不懼個人得失,然而,此事稍有不慎,個人粉身碎骨是小事,大唐江山社稷,只怕就要崩塌了!”

李賢笑笑道:“既如此,我更要上這個奏摺!”

李善道:“這道摺子由門下來上,試探一下朝廷的動向!”

李賢自然知道李善這是為了自己,把風險攬在自己身上,如果是李賢本人上這道奏摺,他最嚴重的後果,大概是被趕出朝堂。

生命不至於有危險,然而,李善卻不一樣,他的肩膀太小,腦袋也太小,頂不住天下門閥,同時,李善若是上書,這份奏摺甚至不會出現在朝堂上。

唯有李賢可以做到這一步。

劉納言道:“大王,你這是要把天捅個窟窿啊!”

李賢態度堅決地道:“那就捅破這個天!”

李善撲通一聲跪在李賢面前,哀求道:“大王,萬萬不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李賢道:“正是因為明哲保身的人太多,所以天下這會造成現在的局面,有些人,必須有人去做,本王的腦袋不大不小,正好合適!”

劉納言也急忙跪下:“大王,三思啊……”

“雖千萬人,吾往矣!”

李賢一臉堅定。

李善感覺此時天都塌了。

太極殿大朝,李治端坐在丹墀之上,武則天高坐在垂簾之後,太子李弘、左相姜恪、右相閻立本、戴至德等文武百官分列兩側。

李賢立在大殿中央,手持笏板,口中背誦著自己的奏表:“臣愚不肖,蒙天恩添為左衛大將軍、涼州大都督、雍州牧,參預朝政,職有所任屬,不敢懈怠,以使事歸報陛下。不自知其無以稱職,而敢緣使事之所及,冒言天下之事,伏惟陛下詳思而擇其中……外則不能無懼於夷狄,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而風俗日以衰壞,四方有志之士……如此三口之家,不失其土;百年之族,不增其負;上下鹹通國用自足;左右平抑盜心頓息,大唐幸甚,天下幸甚……”

李治坐在丹墀之上,板著臉。

滿大殿的人都在竊竊私語,眼神都盯著侃侃而談的李賢。

李弘心中掀起驚濤駭浪,難以置信地望著李賢,心中暗忖:“你怎麼敢……”

大殿上已經亂成了一團,所有人都被李賢的奏表驚呆了。

原本端坐著的武則天,已經豁然起身,她一手抓住珠簾,雙眼盯在李賢身上,手中微微用力,她的指節已經發白。

李弘和郭瑜遙遙對視了一眼,郭瑜輕輕搖頭。

戴至德站在大殿之上,大聲指責李賢道:“雍王殿下這是唯恐天下不亂?”

李賢昂頭挺胸,輕蔑地看了戴至德一眼:“你可知國庫還有錢糧多少?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來做上一任戶部尚書,總理財用,看看朝廷亂不亂,天下亂不亂?”

戴至德怒目盯著李賢,胸口起伏。

李賢環視一眾大臣,不慌不忙的道:“我大唐的財用之匱乏,究竟到了何種地步。大非川之戰,前後打了不足四個月,僅僅四個月,國庫就變得空空如也,若是沒有本王從甘涼聚斂來貨物,朝廷連支援薛大將軍的給養都囊中羞澀……大唐並不是沒有錢糧,只是這錢糧不在國庫,也不在太倉,朝廷和小民一貧如洗,朱門大戶卻富得流油……”

李賢話音剛落,朝堂上已是一片譁然,群臣義憤填膺。

李弘瞪大眼,驚訝地看著李賢。

李敬玄站了出來道:“雍王殿下慎言,你出身柱國之家,也是朱門大戶!”

李賢點了點頭道:“李相所言極是,李賢慚愧,我柱國李家,就是敗壞國家根基的蠹蟲碩鼠!”

李弘意外地望著李賢,他本想仗義執言,卻看到李賢淡然自若地笑了笑,驕傲地仰起了頭,不再說話。

朝堂之上,議論之聲四起。

“數典忘祖之輩!”

“他這是要做晁錯、王莽!”

“亂臣賊子!”

“這是要大唐自掘根基!”

“陛下,請誅……”

“慎言……”

“陛下,請褫奪雍王府,罷其官,以安天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