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大唐的衰弱是從安史之亂開始的,事實上,大唐的衰弱是從關中開始的,唐朝建立後,缺糧的魔咒仍然像隋朝一樣,時時困擾著唐朝歷代皇帝,隨著唐朝逐漸進入盛世,關中地區人口不斷膨脹,而糧食的缺口也愈加扶搖直上。
唐朝初年,長安城每年的糧食缺口約為20萬石(每石42公斤,約合840萬公斤),最高峰時期,缺口達400萬石(約合1.68億公斤),即使是在“年穀豐登”的豐收年份,唐代長安城也仍然糧食緊缺“人食尚寡”,一旦發生水旱蝗等自然災害,就不得不東遷到洛陽就食。
明年四月開始,高宗皇帝和武則天就會前往洛陽就食,同去洛陽的不僅有文武百官,還有南衙禁軍,共計二十萬餘人,可關中依舊受災嚴重。
根據《舊唐書》的記載,當時的糧食運輸,僅僅是從洛陽含嘉倉轉運進入陝西,1石糧食就需運費五百文,早期長安城每年運糧20萬石,就需要運費10萬貫;而關中地區在高峰期糧食缺口達400萬石,僅僅從洛陽到陝西一帶的運糧費,就需要200萬貫,這種沉重的經濟負擔使得大唐帝國不堪重負,而官吏為了催促運糧更是驅使百姓,使得民怨沸騰……
就在李賢浮想聯翩的時候,一陣敲門聲驚醒了李賢。
“咚咚……”
李賢道:“誰?”
“是我!”
柳月兒推門而入。
李賢看著柳月兒進來,沒好氣地道:“出去!”
柳月兒卻彷彿沒有聽到李賢的話一般,徑直走進來,將一張邸報放在李賢面前。
李賢接過邸報:“今歲四十餘州大旱,百姓飢乏困頓。政事堂令百姓往諸州逐食,各州不得阻攔,違者嚴懲!”
李賢看著這一紙命令,氣得腦門子直突突:“政事堂諸相皆該殺!”
柳月兒道:“大王也是七相之一!”
李賢對此還真是無言以對。
他確實是七相之一,只不過是排名最末流的參政而已,李賢很快就冷靜下來,政事堂這個命令看似冷血,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從洛陽往關中運一石糧食,成本就要五百錢,偏偏江淮又遇到水災,江淮可是大唐的糧倉,現在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李賢怒視柳月兒道:“你來做什麼?”
柳月兒笑道:“當然是幫大王了!”
李賢道:“真是笑話,你有什麼資格幫忙本王?”
“五千石糧食夠不夠?”
柳月兒淡淡地笑道:“五千石糧食雖然不多,可活人無數,也可以憑藉這五千石糧食,為大王招募數千名勇士,我們關中子弟,可都是閒時務農,戰時為兵,有五千青壯在手,大王可以做很多事!”
李賢道:“你想要什麼?”
柳月兒道:“要一個位置!”
李賢淡淡地道:“本王雖然是右衛大將軍,不過只是掛名的,右衛軍裡面的位置,你不要想!”
右衛軍是駐紮在皇宮裡的兩支軍隊之一,除了右衛軍,還有左衛軍,兩軍各一萬兩千五百人,共計兩萬五千人,這是大唐的中央禁軍,李賢雖然是右衛大將軍,卻不能往裡面安排人,這是犯忌諱的。
“那是涼州都督府?”
“也不是涼州都督府!”
“是雍州?”
“也不是雍州!”
“不會是雍王府吧?”
“沒錯,就是雍王府!”
柳月兒望著李賢認真地道:“答應不答應吧?”
李賢暗暗思考,雍王府是一條晉升之路,而且不顯眼,哪怕沒有出仕履歷,可以直接委任為六品或者是五品官。
“五千石糧食不夠,若是一萬石,還可以考慮!”
“沒有一萬石,就五千石,願意交易就交易,不願意就拉倒!”
柳月兒起身,作勢要走。
“本王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