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政殿內,武則天從開始到結束,一言不發,她盯著李善所書,李賢簽名的奏摺,沉思無語。
夜色深沉,大雨如注,一道閃電劈過。飛簷之上,雨水嘩嘩流下,像一道小瀑布。
偏殿內的桌子上擺著四樣小菜,兩葷兩素。
葉紅衣給武則天盛了一碗米飯,武則天自己也盛了一碗,遞給葉紅衣。
葉紅衣受寵若驚,躬身接過,拿著筷子感慨道:“娘娘總理朝政,自奉卻如此節儉,真讓奴婢感佩!”
武則天笑笑道:“聖人傳下的惜福養生之道,晚上本就不方便吃太多東西!平日裡這些,本宮都吃不完,今日好在是你來了,還能陪著我一起用些,也省得靡費糧食!”
葉紅衣還沒有來得及說話,一名官宦邁著小碎步跑過來。
武則天微微皺起眉頭。
小官宦躬身道:“娘娘,陛下來了!”
武則天立即起身,低聲衝葉紅衣道:“撤下去,通知膳食監,把酒肉準備好!”
武則天與李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飲食風格,李治喜歡吃肉,而且是無肉不歡,這一點上,李令月很好地遺傳了李治的基因。
武則天的諸子女中,唯有李賢近來喜歡素食,行為似乎是在學習武則天,事實上,李賢只是在後世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他是機關辦公室副主任,身材不能太臃腫,形象不好,若是領導幹部,挺著大肚子,沒有人說什麼,可是一個服務領導的下屬,過於肥胖,給印象不好。
儘管有身邊的官宦打著傘,可李治依舊被雨水打溼了臉。
武則天急忙遞上熱巾帕,巾帕就是唐朝的毛巾,而且是用棉花紡織而成,只是因為棉花現如今沒有完全推廣開來,屬於上流人士奢侈品。
李治伸手接過巾帕,擦擦臉笑道:“有這場雨,關中大旱可緩解……”
武則天又端過來一碗藥茶,捧給李治:“陛下,先暖暖身子!”
李治接過藥茶,淡淡地笑道:“二孃,你也坐!”
武則天笑道:“今日姜相自請出鎮涼州,陛下為何……”
“還沒有到時候!”
李治聽到這話,隱隱有些不悅:“如今吐蕃兵馬未退,河湟戰事未明,在這個時候,京城防務才是第一位的,可那些狗東西,居然還在黨同伐異,全部該死!”
武則天道:“六郎沒有明旨,也無魚符,貿然插手涼州兵馬,豈不是給山東一黨製造攻訐之口實?”
李治望著武則天道:“六郎果真是去秦州行商?”
武則天道:“陛下的意思是……”
“這未免太巧合了!”
武則天道:“六郎麾下有一個校尉叫郭懷亮,他是前安西都護郭孝恪之孫,郭待詔之子,郭待封之侄,想必正是因為如此,六郎才想著藉機低價收購河湟軍資,這算是歪打正著,無意間發現郭待封不遵軍令,輕敵冒進……”
其實,武則天根本就相信李賢的這個解釋,李治其實也不相信,當初任命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以郭待封副之,其實就是為了制衡薛仁貴。
畢竟薛仁貴掌握著十數萬大軍,無論薛仁貴是不是李治的人,這是慣例,結果,制衡的時候出了差錯,好在李治還要點臉,裴行儉替他背了鍋,只是降級,而不是嚴懲,把裴行儉調任涼州大都督府當司馬,也是用他之長。
裴行儉以明經科考試中選,並得名將蘇定方教授用兵奇術,他最擅長的其實是軍事,調裴行儉為涼州大都督府司馬,限他五日之內到達涼州,就是讓他李賢出力。
其實五日之內能不能抵達涼州?答案是可以做到,不過裴行儉要受罪,採取連續驛站換馬的方式,每個時辰行四個驛站,一天一夜之內,極限情況下,可以跑四十八個驛站,上千裡。
立政殿內,上演了夫妻和諧,其樂融融的一幕。
已經好幾年沒有留宿在立政殿的李治,破天荒地留宿立政殿,
男人都喜歡年輕漂亮的女人,其實李治也不例外,可問題是,為了江山社稷,他不得硬著頭皮,賣力討好武則天。
現在大唐朝廷有四方勢力,簡單來說,就是兩超多強,最大的一股勢力是山東貴族集團,在山東集團內部,以五姓為首,其次是關隴貴族集團,在關隴集團內部,京兆韋氏以及弘農楊氏、京兆杜氏、隴右李氏為首。
其他之外的強勁勢力,就是寒門,唐朝雖然有了科舉制,可是這個科舉制度就是一個大坑,公卿大臣們竟然還有權“公薦”,王公貴胄、朝廷大臣可以在開考前向主考官舉薦士子。也就是說,如果我覺得他行,這樣他中的可能性就加分了。
寒門,並不是透過科舉制度上來的官員,而是指家道中落的家族,這裡面以秦王府諸將為代表,比如說尉遲敬德、程咬金、李績,侯君集、馬周,也包括戴至德的嗣父戴胄等人,也有現在的薛仁貴等人。
他們這些家族,是大唐現有的多強之一,說聞喜裴氏、清河張氏、洛陽陳氏等屬於強勢崛起的家族。
其次還有不成氣候的武則天一黨,這裡面最傑出的代表,李義府和許敬宗,隨著李義府死了,許敬宗致仕,現在的武則天勢力也減弱,不過,武則天的勢力是不容小覷的。
李治不希望武則天趁機打擊戴至德,雖然戴至德與山東一黨關係親密,但是他並不是山東貴族集團的核心,江淮水災,李治已經敲打了山東一黨,大非川失利,戴至德更是威信掃地,山東一黨勢力大衰,被迫要向關隴一黨讓步;
李治再賣力,可畢竟他的身體早就被掏空了,年齡在那裡放著,武則天被李治搞得不上不下,好在武則天比較懂人情世故,讓李治有一種錯覺,他寶刀未老,雄風依舊在……
武則天非常聰明,哪怕李治一句話沒說,她則是明確表示,以江山社稷為重,黨爭必須向天下讓步。
李治非常滿意,決定梅開二度。
雲雨初歇,李治喘著粗氣道:“二孃,此番大非川之敗,關中子弟,折損數萬,打了敗仗,朝廷要撫卹,但是,江淮關中受災,秋糧怕是指望不上了,但又不能不撫卹,否則將士離心……”
武則天道:“楊氏現如今大不如從前,不過楊氏向來體貼,就算是變賣家產,他們也會為君父分憂!內庫還有些錢糧,可拿出三萬貫!”
李治點點頭道:“如此甚好……”
……
烏海城,大雨終於停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