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軍來了?”
薛仁貴非常高興,自從六天前下了一場暴雪,這場暴雪對於唐軍影響並不是太大,因為暴雪過後,迅速轉晴,僅僅到了第二天中午,氣溫就回升了。
可問題是,僅僅六天之後,天氣開始降溫,雖然沒有下雪,卻非常冷,就連薛仁貴自己也被凍得直打哆嗦。
白天還好,還能堅持,可是晚上,降溫之後,非常寒冷。可放眼對面的吐蕃人,他們早已適應了寒冷的氣候,在這種嚴寒的天氣裡,他們居然圍著篝火,載歌載舞。
現在聽到援軍到來,薛仁貴急忙跑到大營中心的瞭望塔上,大非嶺,其實是一座非常小的山,大約有兩百米的落差,山頂上比較平坦,面積大約有零點八平方公里。這裡本來是一片不大的樹林,樹木早已被薛仁貴下令砍伐,木料用來打造營壘了。
這座小山算是周圍比較高的地帶,薛仁貴登上望塔可以看得更遠。此時位於大非嶺東北方向,出現一支人數上萬的輜重部隊。
只不過,這支輜重部隊遇到了嚴重的麻煩,他們被足足一兩萬吐蕃騎兵團團包圍,這些騎兵不時地向唐軍輜重部隊發起襲擾,負責押送糧草的唐軍被打得非常狼狽。
如果是一般人,還真看不了那麼遠,可薛仁貴是神箭手,視力驚人,他微微感覺有些不對勁,具體哪裡不對勁,他說不上來。
此時的大非嶺唐軍將士,已經知道了唐軍援軍到來的訊息,他們都非常興奮,就連原本等死的傷兵,身上也爆發了無窮的力量。沒有人願意死,眼看著援軍已經來了,也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活下去了。
這支援軍距離唐軍大非嶺大營莫約五六里的距離,終於走不動了,無數吐蕃軍隊在地上看看挖了一道道壕溝,唐軍援軍為了填平這些壕溝,只能頂著傷亡去填壕溝,結果被吐蕃箭雨射得人仰馬翻。
此時副郭待封實在看不下去了:“大總管,末將請戰!”
郭待封哪怕一個字不說,薛仁貴也明白他的意思,光依靠大唐援軍的力量,他們無法突破吐蕃人的包圍,不可能抵達大營。
薛仁貴並沒有立即同意,因為援軍來得不是太慢,而是太快了,在李賢的密信裡,讓他堅持至少半個月,援軍必達。
可問題是,從郭懷亮抵達烏海城算起,現在也不過是十天時間,郭懷亮說得非常清楚,李賢是輕裝簡從,率領雍王府衛隊抵達蘭州,在到達蘭州之後,馬上命郭懷亮等人出發。
薛仁貴非常清楚,秦州不是沒有駐軍,不過秦州並不是都督府,只是一個普通的軍州,只有一個信安折衝府,信安折衝府為上州折衝府,全府共計五個團,合計一千二百兵員,就算李賢想調秦州兵,秦州也拿不出來上萬人馬。
而且秦州刺史兼知信安軍事,原來是楊思敬,現在則是韋待價,這件事也是郭懷亮告訴薛仁貴的,所以薛仁貴這才懷疑這支援軍來得太快了。
如果這上萬兵馬並不是輜重部隊,而是唐軍輕裝部隊,對於薛仁貴來說,時間完全不成問題,可是輜重部隊行軍速度有限制,在關內道境內,唐軍輜重部隊依靠著完備的道路設施,完全可以做到日行軍八十里,甚至不惜馬力的情況下,可以做到日行軍一百里。
但是出了關內道,到了隴右道境內,那情況就不一樣了,能走六十里,已經是全速了,特別是從蘭州到大非嶺,全程不到七百里,雖然距離不算遠,可將近一半的路根本就不是路。
李賢能夠十五天內抵達,已經算是飛一樣的速度了。
薛仁貴淡淡地道:“你不感覺這支援軍來得太突兀嗎?”
“他們身著咱們唐軍的戎服!”
薛仁貴道:“吐蕃人手中真沒有咱們唐軍的戎服嗎?”
“這……”
郭待封現在無話可說,他率領的輜重部隊被吐蕃人伏擊,上萬精銳部隊幾乎全部陣亡,還有兩萬餘民夫被俘虜或殺害,現在吐蕃人手中甚至有萬餘套唐軍戎服。
郭待封道:“萬一這支援軍是真的呢?他們若是被吐蕃人圍殲,這該如何是好?”
薛仁貴想了想道:“本帥命你率領屯騎八百,出營策應援軍入營!”
“八百……”
郭待封心中也忖道:“八百騎也太少了!”
薛仁貴道:“本帥要是還有八千騎,還用得著你?”
郭待封無奈,率領大非嶺大營裡最後的八百多名騎兵出營。
遠處,這支“唐軍”援軍隊伍中間,論欽陵與贊婆坐在一輛馬車上,觀望著大非嶺唐軍大營。
要說贊婆也是一個絕對的狠人,他的子孫根被戰馬踩碎了,不得不切除,可切除以後,不等傷勢痊癒,他又參加戰鬥了。
論欽陵經過這段時間的戰鬥,已經摸清了唐軍大營的虛實,別看大非嶺並不險峻,可是唐軍大營最初僅用了木樁,在下雪之後,薛仁貴趁著積雪融化,又用土山上的泥巴,把木牆給包裹了起來,想放火現在都不可能了。
拼著傷亡上萬人馬,好不容易攻破了營門,結果又被薛仁貴給趕了出來,強攻大非嶺是不可取的,如果是沒有涼州的援軍,他們可以耗下去,把唐軍的糧草耗盡,到時候,唐軍不用打,自然就會崩潰。
可問題是,涼州的援軍會來,留給論欽陵的時間不多了。論欽陵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把大非嶺的唐軍給詐出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