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就利用贊婆繳獲的唐軍戎服,以及唐軍的制式兵刃,利用吐谷渾投降吐蕃的降軍,偽裝出來一支唐軍援軍。
吐蕃人跟唐人有著明顯的區別。
當年慕容吐谷渾本是鮮卑慕容部首領慕容涉歸庶長子,前燕奠基人慕容廆庶兄,慕容吐谷渾與慕容廆兩人原本感情良好。因慕容廆被挑撥,漸次疏遠,有一次更以馬匹互咬為由與慕容吐谷渾爭執,後慕容吐谷渾表示求去,雖慕容廆致歉修好,但慕容吐谷渾認為嫌隙已生,決心求去。
慕容吐谷渾率領慕容部一千七百戶西遷陰山,就建立了吐谷渾汗國,吐谷渾自從大唐開國,就主動臣服大唐,已經五十多年,他們非常熟悉唐軍的作戰方式,以及行軍方式,薛仁貴只是從援軍到來時間上判斷,他們不正常。
但是卻沒有從行為上判斷出他們的異常,這是論欽陵的計策,他就是想利用這股大唐援軍,把薛仁貴從大營裡騙出來。
只是看出唐軍騎兵只有八百騎出營,論欽陵淡淡地道:“薛仁貴還真小心,八百騎,看不起誰呢?”
贊婆笑道:“有沒有可能,他們現在只有這八百騎了?”
論欽陵搖搖頭道:“不可能吧?”
贊婆倒也沒有再說什麼。
論欽陵下令分出三千騎迎戰郭待封率領的八百騎兵,以四倍優勢兵力,雙方在大非嶺外,東北方展開激戰。
儘管郭待封非常努力,可問題是,眼看著三千騎兵不敵這八百唐軍騎兵,論欽陵大手一揮,再上四千餘騎。
以將近十倍的優勢兵力,準備合圍郭待封麾下的唐軍騎兵,這下郭待封不敢託大,趁著吐蕃軍隊,沒有完成合圍,反而主動脫離戰鬥。
這個時候,薛仁貴已經看了這支唐軍援軍的問題了,郭待封率領八百餘騎兵,前後吸引了七八千名吐蕃騎兵,將牽扯兵力吸引了大半,這支唐軍援軍居然不趁機突圍。
傻子也知道有問題了。
欺騙的機會只有一次,失敗就失敗了,再也沒有機會了。
論欽陵苦笑道:“薛仁貴不上當,照這樣打下去,咱們要死很多人,還是退兵吧!”
“不能退!”
贊婆憤憤地道:“死再多人也得打!如果不能消滅這支唐軍,我們這幾個月來心血就全白費了!”
論欽陵有點苦惱:“這道理我也知道,可是傷亡真的太大了……”
就在說話間,突然遠處一支吐蕃騎兵飛奔而來。
“大元帥!”
論欽陵望著這名狼狽的將領:“桑傑,你怎麼在這裡?”
窮波拉桑傑欲哭無淚道:“大元帥,唐人……唐人……突襲烏海,烏海完了!”
烏海城,其實並不是一座大城,只是一座類似於中原的小鎮。
這座小城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三易其手,先是吐蕃人佔據,薛仁貴一個突襲奪下烏海,隨後得知郭待封兵敗,趁著天降大雨,薛仁貴主動放棄烏海,吐蕃人重新奪回烏海,可烏海城到了吐蕃人手中僅僅十二天,唐騎一個突襲,又奪回了烏海城。
奪回烏海城的唐軍,正是雍王李賢,負責指揮這場戰場的人正是雍王府司馬王方翼。
按道理來說,李賢率領唐軍援軍支援大非川,應該派出八千騎兵死死保護這些輜重運輸隊,可是李賢偏偏沒有按照常理出牌。
李賢雖然沒有實際指揮部隊的能力,可問題是,他看過太多經典案例,出謀劃策的本事卻有,他認為騎兵真正的用途是機動,他怎麼可能把寶貴的騎兵當作護衛隊使用?
於是,在全軍剛剛離開蘭州的時候,輜重運輸隊就交給了侍讀李善,以及王府侍衛韋高傑,整個運輸隊僅留了一百五十名雍王府侍衛護送。
至於李賢借調而來的八千涼州鐵騎,則每個人攜帶十五天干糧,直撲烏海城,果然,此時距離大非嶺前線足足有一百二十公里的烏海城,成了吐蕃人的後方,這些吐蕃人,正在優哉遊哉,喝著酒,唱著歌,跳著舞,一點戰爭的緊張感都沒有。
在烏海城的吐蕃軍隊,面對唐軍突襲,沒有堅持半個時辰,直接崩潰,就連李賢自己也沒有想到。
李賢率領八千涼州鐵騎突襲烏海,就是虛晃一槍,讓吐蕃人意識到唐軍來到他們身後,讓他們分兵,減輕薛仁貴的壓力。只是來到烏海城之後發現,這裡居然成了一個巨大的牛圈,多達一萬八千餘頭犛牛,十數萬張羊皮,還有數不清的羊……
李賢驚訝地道:“這是怎麼回事?”
王方翼道:“這是吐蕃人準備的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