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武則天

第72章 大唐無解之局

李治的心情非常好,前一段時間,在得知吐蕃四十餘萬大軍來犯的時候,李治有很多晚上都沒有睡好。

吐蕃給他造成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好在現在危機解除了,薛仁貴給李治的露布報捷,上面寫的都是大而空的話,在隨行送來的密信裡,詳細地說明了此事的真實情況。

其實包括因為李賢率領涼州軍突襲烏海城,截斷了吐蕃軍隊的糧道,論欽陵親自率精銳部隊準備奪回烏海城,在論欽陵離開大非川吐蕃大營,贊婆中了薛仁貴的誘敵之計,吐蕃大軍損失慘重。

被吐蕃一直充當炮灰的蘇毗部,與論欽陵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論欽陵帶兵轉而殺了蘇毗部原首領伏允,蘇毗部小王子三廬與論欽陵所率領的吐蕃大軍,展開激戰,三廬不敵論欽陵,派心腹求援薛仁貴,並且請求內附。

在蘇毗部與吐蕃激戰正酣的時候,李賢麾下司馬王方翼,率領八千涼州軍,突襲吐蕃後方重鎮臘城,將吐蕃俘虜的兩萬餘唐人俘虜解救出來,論欽陵在得知王方翼突襲臘城後,調集大軍準備圍殲王方翼所部。

王方翼以雍王府司馬,借用雍王李賢的名頭,赦免吐蕃蘇毗茹臘城八十一部奴隸,共計三萬餘人。

吐蕃全國分為五茹六十一千戶,在千戶以下,還設有小千戶和近衛千戶,在千戶內部,設立若干個部落,每個部落裡設先鋒官、農田官、財稅官、文書等官職,管理部落的生產、軍事、賦稅等。

王方翼利用這些蘇毗茹的奴隸,恢復他們的自由之身,讓他們成為守備長,先鋒官,或者是武士,給這些奴隸分發繳獲的武器裝備,這些一輩子原本沒有機會出頭的吐蕃奴隸,非常重視這一次的機會,他們利用對地形的熟悉,也利用可以適應當地高原氣候,與論欽陵部展開激烈交戰。

他們且戰且退,一直退到大非川與三廬所率領的蘇毗部士兵,夾擊論欽陵部,最終,王方翼率領涼州軍正面硬剛論欽陵部,在戰鬥最關鍵時刻,蘇毗部精銳衝擊贊婆所率領的南詔部族軍。

南詔部族軍是吐蕃諸部中,戰鬥力最弱的一部,在三廬的攻擊之下,很快就潰不成軍,論欽陵也不得不撤退,大非川之戰算是暫時落下帷幕。

經此一戰,吐蕃軍隊損失過半,不過在薛仁貴判斷,這一次損失最大的並不是吐蕃四茹本部人馬。

反而是吐蕃聯盟的南詔軍、蘇毗軍、吐谷渾軍,以及部分突厥和西域各部聯軍,這些人馬雖然損失慘重,對於吐蕃而言,反而不是壞事,論欽陵也完成了借刀殺人之計,現在的吐蕃內部更加統一團結,反而如臂指使,接下來還有惡戰要打!

儘管如此,李治依舊非常高興,這一戰不僅重挫了吐蕃的陰謀,也是因為大唐江淮水災、關中大旱,加上高麗那邊叛亂,牽扯了大唐大部分精力,就算吐蕃可以重整旗鼓,可大唐也可以騰出手來,再收拾吐蕃。

武則天在得知大非川之戰的真相後,特別是聽到了王方翼的名字,心裡隱隱有些不快,不過,武則天在得知李賢正是因為使用了王方翼,不遠千里突襲烏海城,更是突襲臘城,戰勝論欽陵,取得大勝。

武則天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治家,她雖然不喜歡王方翼,因為王方翼是王皇后的堂兄,只不過王方翼在李賢麾下立下大功,這件事,她就算不喜歡,也不能發作,如果立下大功還被收拾,將來誰給他效命?

好在現在王皇后死了,同安大長公主也死了,王方翼若能收為己用,就是一個有用的人才。

立政殿內,武則天與李治、太子李弘、李顯、李旦包括李令月一家人,在一起舉行家宴,這一桌子菜餚,大都是李令月從雍王府帶過來的。

隨著一頓飯吃完,李治朝著李弘、李顯、李旦以及李令月道:“朕與二孃說些體己話,你們退下吧!”

李弘起身,躬身告退,侍女們應聲退去。

李治看向武則天身後的李令月,李令月頓時窘迫得滿臉通紅:“阿孃和阿爹要說話,我走,這就走!”

武則天指著李令月道:“你留下!”

李令月微微一愣。

李治也不解地望著武則天。

武則天現在是心裡有鬼,她只是擔心李治向她發難,留下李令月夾在他們夫妻之間,還有些可以緩和的餘地。

武則天道:“好了,陛下,現在只剩下我們自己人,你可以說了!”

李治面色有些尷尬,咳嗽了一聲,斟酌著詞句,緩緩開口道:“六郎立下如此大功……”

武則天淡淡地道:“然後呢?”

李治有些尷尬地道:“該怎麼賞呢?”

李令月的臉色微微詫異了一下。

武則天看了她一眼:“令月,你有什麼想法?”

李令月有些慌亂:“沒有,沒有,只是想起了一些舊事……父皇……阿孃……我失言了!”

李治擺著手:“無妨無妨,你接著說!”

李令月鬆了一口氣:“六兄離開長安前,當時恰逢我去雍王府,六兄喝多了,罵了…”

武則天好奇道:“罵了誰?罵了什麼?”

李治好奇地道:“他說了罵了些什麼?你還記得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