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大非川之敗,十數萬人馬損失過半,同樣沒有折損大唐的元氣,在明明有實力的時候,卻在放棄安西四鎮,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直到李治今天提及的山東和關隴之爭,李賢現在這才明白過來,放棄安西的根本,從北魏建國開始,長安一直是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大唐的中心,關中八百里秦川,經過過度開發,已經沒有開發的潛力了。
關隴貴族集團勢微,是人才凋零的問題,根本上來說,也是經濟問題。安西重建,商路恢復,關隴貴族集團就能借路商路源源不斷的輸血,放棄安西,放棄西域,就是讓關隴集團失去輸血的機會,加速死亡。
李治其實一直頭疼的問題就是關隴貴族集團後繼無人,在長孫無忌還活著的時候,關隴集團與山東集團還能分聽抗爭,並且隱隱壓山東世族一頭。
可是隨著長孫無忌死後,京兆杜氏、京兆韋氏,都是爛泥扶不上牆,弘農楊氏同樣也是如此,在太宗時期,弘農楊氏還有楊恭仁、楊恭道、楊師道可以挑起大梁,入則為相,出則為將。
可眼下,李治真是關隴貴族集團還是無人可用,政事堂七相之中,張文瓘是清河張氏,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人,戴至德是相州安陽人,閻立德是幷州人,郝處俊是安陸人,李敬玄是亳州人,只有左相姜恪是甘肅天水人。
李賢這個參政也是送進入湊數的,也算是關隴人。
制衡山東貴族集團,避免山東貴族集團一家獨大,是眼下大唐最重要的事務,如果真讓山東集團一家獨大,隋末之事就會重演。
真以為楊廣是一個無道昏君啊?什麼急功近利,什麼窮兵黷武,什麼奢侈無度,什麼殘暴無比,都是肆無忌憚潑的髒水。
山東貴族集團為什麼要反隋朝?說穿了還是因為利益,他們想要掌握更大的權力,與大澤鄉陳勝吳廣起義一樣,這是一場徹底的政治騙局。
京杭運河埋骨十數萬冤魂,其實算不到楊廣頭上,楊廣是沒錢嗎?
其實並不是,楊廣非常有錢,也有糧食,這是公認的事實。為什麼會死傷這麼慘重?這都是在山東貴族集團,在人家地頭人家搞暗箱操作,目的就是逼反草根百姓,讓他們帶頭反朝廷,只有天下大亂,他們山東貴族集團才能光明正大與朝廷討價還價。
什麼天下蒼生,什麼國家社稷,在貴族集團眼中,那個都是一個屁。
當然,關隴貴族集團和山東貴族集團一樣,都不是什麼好鳥,李治需要的是平衡,而不是一家獨大。
御書房內,李治拿著毛筆,在宣紙上寫字。
李賢這是第一次進入李治的御書房,他不敢肆無忌憚的打量著,很快,李治就把筆放下。
李賢湊過去一看,只見這是飛白體,上書:“雲之集也,而後霖生,潤之四海,澤被蒼生。”
李賢不解地問道:“這是……”
“六郎,你不是要創立一間商號嗎?”
李治道:“集雲社,討個好彩頭!”
“謝父皇!”
李治嘆息了一聲:“朕還是覺得,你拋下學業去經商,縱然有錙銖貨殖之利,也絕非正道。”
李賢苦笑道:“若是出身平民之家,賢就算再不喜讀書,拼了命也要討個出身。可惜內外不安、朝野不寧,外有吐蕃虎視眈眈,內有不臣蠢蠢欲動,諸葛武侯有言,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李治眉頭輕輕一聳,臉色沉了下來:“六郎,這番言語,縱然出於這密室之中,你我父子二人之前,也未免太過狂妄了。少年人飛揚跳脫不是壞事,卻需謹言慎行,要知道禍從口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