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崇禎太不穩健了

第84章 遍地內賊

“殿下,駱養性帶到。”

太子揮揮手,親衛退下。

駱養性躬身進來,納頭便拜,到:“罪民駱養性叩見皇太子,殿下萬安。”

朱慈烺沒道平身,問道:“今日出獄,有何感想?”

駱養性說道:“殿下寬宥,準罪民納金贖罪,罪民叩謝殿下大恩。”

這大恩到底是罰款還是罷免,只有駱養性自己知道。

朱慈烺也不去追究,說道:“本宮許你贖罪,乃是因為本宮掌權以來,你表現尚可,而非以錢抵罪。

你家財萬貫,有多少耕耘販運所得,又有多少以權所得,你自己清楚。”

駱養性說道:“罪民明白,罪民必定銘記教訓,讓子孫清白做人。”

不清白也沒法,畢竟他的世職以及子孫蔭官都被擼了,屬於被迫清白做人。

好歹還能做現世人,而非來世做人。

繳了金四千五百兩,銀十一萬二千兩,比被大順帝拷掠時繳納的三萬兩多多了,就這還欠三萬三。

“回鄉後,繼續籌措。”朱慈烺說道:“京畿警詢不斷,或許本宮受困於京師不得南下,父皇陛下卻在南方,好自為之。”

“罪民回鄉後變賣田產亦將欠額補上。”駱養性接道。

“去吧。”朱慈烺揮揮手。

若非上半年表現尚可,這個歷史上虜清入關後第一個總督必然是斬首加抄家的套餐,但為了讓別的官僚賣力幹活,還是從輕發落。

明白地告訴各官僚:恪盡職守能得升遷,還能贖以前的罪。

駱養性離開,李稼陳說道:“殿下,大同被圍,軍都陘遭遇攻擊,京師危機日重。

兵馬司倒行逆施,人怨天怒,若是再繼續追查刺客,只怕有變亂之患。

如今周氏兄弟搜刮銀錢八百餘萬,雖少於預期,然情勢如此,當依法查辦。”

朱慈烺問道:“周氏兄弟查辦,卿如何自處?”

“臣自請入獄。”李稼陳說道。

朱慈烺眉頭一皺,道:“明眼人皆知卿為本宮辦事,鳥未盡而弓藏,天下人如何放心為本宮效力?”

“唯有此才能將殿下從中摘出……”

“本宮並不在意些許汙名。”朱慈烺打斷李稼陳,繼續道:“相比於虛名,令諸臣安心效力更加重要。”

“殿下聖德,臣敢不以死相報?”李稼陳表了忠心,繼續說道:“九邊告急以來,臣一直在考慮,若殿下南下,臣有何為?

臣名聲掃地,殿下擢用則壞殿下賢名,不如留在京師投虜,進可與殿下暗通曲款,退可挑撥建虜內部。

若是建虜不曾南下,殿下釋放臣即可,不損絲毫。”

你這貨不會是想借機投虜吧?

太子狐疑不定。

繡衣衛一直盯著五城兵馬司和巡城御史,周氏兄弟大賺特賺,其他人跟著喝湯,李稼陳卻是一文未取。

真心給太子辦事,弄個萬八千的不會有事,大聰明甚至會以此自汙博取太子更多信任,李稼陳卻沒做。

大奸似忠,大忠似奸,真的分不清。

“若是投虜,必然剃髮易服,且一個不慎身死於建虜之手,彼時再無澄清之可能。”朱慈烺說出了其中風險。

“臣在所不惜。”李稼陳表達了決心。

“既如此,明日朝會處置。”朱慈烺下定了決心。

本想將京師官員全部掃一遍,奈何形勢不允許。

萬里長城永不倒,然而一處失守,處處失守,神木失守後,偏頭關、三山墩、白羊口封關口先後失守。

大同被圍,軍都陘告警,京師確實受到了威脅。

為免城內官民集體造反,只能罷手。

遠在遼東的皇太極很想動手,讓南明小兒知道什麼叫薑是老的辣,奈何鞭長莫及。

自從點兵後,皇太極就留在了錦州,好更快地獲得訊息,所以濟爾哈朗當天就見到了他。

“皇上,寧遠雖下,卻未能全殲守城明軍,吳三桂威望再增,寧遠軍民士氣亦復,招降難度更大。

臣有罪,請罰。”濟爾哈朗拜道。

“拿下寧遠,可將功折罪。”皇太極輕飄飄地揭過了此事。

根本沒把損失放在眼裡。

要是阿巴泰首級仍在,流出來的淚水能沖垮墓穴。

“關於明國小兒,可有良策?”皇太極問道。

濟爾哈朗回道:“南人不善陸戰,然擅舟楫,往來海疆無阻礙,可隨時隨地登岸偷襲。

然臣思來想去,唯有嚴加戒備,根本之計還是儘快拿下北京並全取山東。”

“想當年袁可立以登州為基地渡海來攻,如今明國殘破,缺兵少將,即便明帝親自渡海,無糧草支援亦是白費功夫。

可慮者不過時不時偷襲。

如王弟所言,拿下北京全取山東乃根本之策。”皇太極歇了口氣,繼續說道:“大清上下多以明帝為大患,卻不知其有勇無政,實難持久。

明國小兒智謀精深,若不能趁明國虛弱時全取天下,只怕是金與南宋對峙之局再現。”

大明太子釋放殘缺俘虜確實把皇太極氣的夠嗆,也成功引起了俘虜家眷的憤恨,但是下面人不敢恨皇太極,只把憤怒對準了明國。

最重要的是,俘虜帶回了大量情報,尤其是太子幕後主導了京津之戰的事。

皇太極立刻將其視為心腹大患。

欲除之而後快。

若非龍體有恙,必然親征,如今卻只能哀嘆南國小兒欺朕病無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