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
“拜見吾皇,吾皇萬福金安。”
“平身。”
朱由檢拍了拍僵硬的臉頰,說道:“早知道就不該出來的。”
左右親衛皆無語。
明知道通州臣民都認識他,非要出來享受一下萬民擁戴的感覺,這下好了吧,腮幫子都笑酸了。
但是看百姓發自內心的笑容,諸親衛不得不佩服太子哥。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不費一兵一卒就把通州諸軍收拾了,還收攏了民心。
看把皇帝樂的。
多來幾次,只怕樂極生悲,太子就可順勢上位。
“陛下。”馮師孔快馬趕來,拜道:“臣已遣散老弱與不願從軍者,皆給一兩路費五斗糧,剩下七千精壯留在軍中。
花費一萬八千兩銀九千石糧,皆由抄獲中支出,剩餘銀五十四萬六千餘兩,糧十一萬二千餘石,其他布鐵鹽珠玉等尚在統計。”
“三千留於通州,四千編入天子營。”朱由檢沉吟片刻,又道:“留銀四萬兩糧兩萬石恢復通州經濟民生,餘數朕帶回京師,統一安排。再免通州百姓一年賦稅。”
挺不好意思說出口的,因為這些錢糧基本就是通州的全部財富。
韃子入關的訊息剛到,能跑的都跑了,大量的財富被帶走,剩下平民百姓無處可去,也無法出去,只能提心吊膽地躲在城裡。
一天沒死就要吃,為了一口吃的,掏空全部家底,能賣的都賣了,賣無可賣賣兒賣女賣老婆賣自己。
就一個囤積居奇,城裡三萬餘戶,十多萬口,數代人積蓄被掏空,比搶劫的效率高太多,也更徹底。
軍兵搶掠的財物是可以統計的,算起來也就千把兩而已,當場就賠付了,囤積居奇的沒法統計,皇帝也捨不得還回去。
周圍百姓不知道皇帝的小心思,聽到皇帝免賦稅,當即拜下謝恩。
“謝陛下~”
“多謝皇上。”
“皇帝萬歲。”
“免禮,免禮~”朱由檢又擠出慈祥的笑容,四面招呼百姓起來。
忽然領悟了“名利雙收”的真諦。
算了,不巡城了,臉受不了。
朱由檢剛上馬,一騎飛奔而來,拜道:“陛下,太子請陛下回京。”
朱由檢不假思索地說道:“太子召朕回京,回吧。”
周延儒已經抵達京師城門口,看到得意門生吳昌時,立刻招呼他上車。
沒等他坐穩,周延儒迫不及待地問道:“朝中什麼情況?陛下如何?殿下又如何?”
吳昌時滿臉嚴肅地說道:“殿下令老師巡視軍務時,老師就該料到結局,何必如此失態?”
你都不叫我首輔?
沒等周延儒發火,吳昌時說道:“老師存亡,非止一人寵辱,學生希望老師自己體面,免得連累家小。”
周延儒勃然大怒,道:“孽障,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若是殿下降旨勘查,必然一死,還會連累全族,自己體面,可免家人罪行。
以老師智慧,當知如何抉擇。”說完,吳昌時跳下了車,揚長而去。
周延儒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沒等他回過神來,只聽身後呼喝道:“讓一讓。”
回頭一看,範志完正策馬而來。
周延儒連忙問道:“叔愷何以如此匆忙?”
“殿下急詔,學生不敢怠慢,老師見諒。”範志完拱拱手,加速離去。
“回府。”周延儒瞬間恢復了首輔氣度。
首輔回京,按理說皇帝應該派人迎接的,但是並沒有,平日裡人從眾的門口也是可羅鳥雀。
進了書房,只見書架上空空如也。
天旋地轉。
周延儒扶住書桌,叫道:“來人!”
“老爺~”管家連忙進來。
“書架上的筆記賬冊信件呢?”周延儒問道。
管家噗通跪下,道:“老爺臨行前吩咐不得進書房,下人們不敢違逆,實不知丟了什麼啊。”
完了,定然是朱慈烺那廝手筆。
在劫難逃。
周延儒一屁股坐到太師椅上,無力地癱在了上面。
那麼問題來了,等太子裁決還是自己體面?
不,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只要挽回皇帝歡心,不但能轉危為安,還能繼續做首輔。
周延儒打起精神,叫道:“來人,立刻請董師爺!”
跟董廷獻商量一下怎麼辦。
江無水正附耳敘說周延儒回京的訊息。
朱慈烺聽了,道:“去告訴他,不想死全家,把復社框進去。”
“奴婢立刻去。”江無水去通傳訊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