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天官負責的事情很多,殷商之中赫赫有名的天工技院就隸屬於工部直接管轄,許多利國利民的技術,都是出自天工技院,被工部所掌握,推行於洪荒。
天工技院是無數人族百姓心中最為神聖之地,比起弘文學館、修真仙學院等地方,甚至都重要許多。
印刷術、指南針、火藥術、造紙術、曲轅犁...等等對殷商影響極大的奇術,都是出自工部的天工技院,天工技院是殷商崛起的根基之一。
沒有天工技院的造紙術、印刷術,就沒有遍佈天下的圖書館和弘文館,人族的百姓也沒有機會學習知識,掃除文盲。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殷商的文盲率可以說是洪荒萬族之中的最低,幾乎是每一個家庭,都有著認識字、會寫字、通作文的人。
年輕人一輩,人人識字,這是人族誕生以來,人族的各任人皇都從沒有做到的事情。
可是隨著印刷術、造紙術的出現,人皇殷郊做到了這一件其他人皇從來沒有做到的事情,對人族而言,有著巨大的影響,對人皇殷郊而言,這也是他一生之中最為偉大的功績之一,將來史書之中,必然是也濃筆重彩的一筆。
多寶道人乃是工部天官,任何一種新技術的出現,都和他相關,能夠分潤一部分功德,這也是多寶道人願意擔任殷商工部天官的原因之一。
戰爭的時候,工部更是負責製造各種軍械,可以說是富得流油的部門之一。
所謂的軍械,並不是單純指刀槍劍戟等十八班兵器,還包括給修真仙學院以及殷商的各路仙官煉製他們所需要的法寶。
天工技院中除了普通的凡人技師外,還雲集著許許多多的煉丹師、煉器師、煉符師、煉陣師、馭獸師、靈植師等等,都是屬於工部,其體系之駁雜,可謂是包羅永珍。
只要你今天敢提出一個想象,工部明日就可以讓你的所有想象變成現實。
西岐、殷商之間的大戰即將開始,自然需要大量的軍械,這樣的事情,許多工部天官居中排程,難以脫身。
人皇殷郊這才要求多寶道人前往金鰲島可以,但是不能耽擱太久,以免影響戰事。
“是,陛下!
臣最多半日,就會返回,絕不會耽擱軍械的事情。
無論是陣旗、法器、兵器,還是丹藥、符籙等等,都有著龐大的儲存,而且兵工廠一直在開工,很多東西不怕消耗。”
人皇殷郊點了點頭,“早去早回。”
多寶道人朝著人皇行禮:“臣,告退。”
西岐反了!
事情發生的太突然!
在多寶道人看來,西岐造反是不明智的,兩者的實力差距太大!
西岐就算有闡教支援,也贏不了有截教支援的殷商。
可是道祖鴻鈞卻說,天意註定,商滅周興!
其中的關鍵點在哪裡,多寶道人一直想不通,誅仙劍陣明晃晃的擺在那裡,想要戰截教,就得看看自己的脖子能有誅仙劍之鋒利否?
人皇殷郊的一句,這個時候,闡教的掌教至尊已經赴了八景宮,和太清聖人論道三日,論的什麼道,外人不得而知。
卻能夠引起許多人的胡思亂想。
尤其是,想要破誅仙劍陣,必然需要三清內鬨,聯合外人才能夠做到。
難不成三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多寶道人很難想象。
可是除了這種可能,根本沒有其他的辦法破除誅仙劍陣!
多寶道人出了龍德殿,離開人皇宮之後,這才施展上清秘法,攝來一朵祥雲,飛天而去。
在殷商的官員,都可以施展玄門秘術,不會被人道之力所壓制,但是也無法牽引天地靈氣,因為這裡紅塵氣萬丈且濃郁,任何靈氣到了這裡,都會被沖淡。
沒有天地靈氣加持,只能憑著自身體內積攢的靈氣來施展各種神通法力。
不過,沒有特殊的情況,沒有誰會在人皇宮中施展任何神通法術,這是對人皇的尊重。
不尊重人皇的,往往都死了。
在人皇宮中,人皇的實力是最強的,就算是聖人到了人皇宮中,也都要小心翼翼,不可造次,這裡的紅塵氣沾染了聖人軀體之後,需要聖人花費一些時間去清理。
紅塵氣對玄門修行者而言是濁氣,是毒氣,和他們修行所需的先天靈氣是衝突的。
多寶道人腳踏祥雲,出了朝歌,這才身化一道金光,施展了金光遁術,朝著金鰲島而來。
金光遁是三清修行的一門上乘遁術,不在五行之中,速度極快,是三清未曾成聖前修行過的遁術秘法。
多寶道人身為上清聖人的嫡傳大弟子,幾乎是精通截教一切法門。
東海之上,長空一色,碧波萬里,沙鷗翔集,錦鱗游泳,一樣望去大海橫際無涯,浩浩湯湯,海到無邊天作岸,氣象萬千。
金光如電,瞬息萬里。
不多時,前方水天一色之間,金鰲島已遙遙在望。
只見那島形似巨鰲,揹負萬仞青峰,四足踏浪,鱗甲耀金,吞吐日月之光,宛若一頭亙古未醒的神獸,橫亙於東海之中央。
島上霞光氤氳,瑞靄繚繞,紫竹林隨風搖曳,仙鶴盤空,靈鹿銜芝,一派仙家氣象。
多寶道人按下遁光,落在島外一座虹橋之上,虹橋盡頭,早有童子候著,躬身行禮:
“大師兄,老師已在碧遊宮等候多時。”
多寶微微頷首,袖袍一拂,腳下虹橋化作一道清光,託著他直入島內。
碧遊宮外,金鐘自鳴,玉磬輕響,似在迎接這位截教首徒。
宮門大開,一股混元之氣撲面而來,彷彿天地初開之時的清濁未分,令人心神俱靜。
通天教主盤坐雲床之上,一襲青衣,髮絲如瀑,眉目之間不見喜怒,唯有一雙眸子,深邃如淵,似能照見過去未來。
他手中把玩著一枚古樸銅鏡,鏡中光影流轉,赫然是朝歌城上空那滾滾紅塵,以及誅仙劍陣的四道劍光。
“弟子多寶,叩見老師。”
通天教主微微抬手,一股柔和之力將多寶托起,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起來吧。
你此來,可是為西岐之事?”
多寶道人垂首:“弟子愚鈍,不明天意。
西岐反商,分明是以卵擊石,可道祖卻言‘商滅周興’,弟子實在想不通,誅仙劍陣在此,何人可破?”
通天教主目光落在銅鏡之上,鏡中畫面一轉,浮現出八景宮中的景象——太清老子端坐蒲團,對面坐著一位白髮老者,正是闡教教主元始天尊。
兩人之間,一盤棋局尚未收官,黑白子交錯,殺機暗藏。
“你可知他們論的是什麼道?”
多寶搖頭。
“他們論的,是‘人族當興,截教當滅’之道。”
多寶道人心中一震,臉色微變:“老師,難道連太清聖人也……”
通天教主輕嘆一聲,銅鏡中畫面再變,這一次浮現的卻是崑崙山玉虛宮中,一名白衣少年負手而立,背後懸著一張圖卷,圖上赫然是“封神榜”三個古篆大字,榜上有名者,密密麻麻,截教弟子竟佔了大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