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個位置註定賽亞是佔不了太久了。
從騎手打算消耗體力繞外側頂位的時候,賽亞的命運就已經定格了。
而馬背上的埃爾希,此時正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作為墓誌銘的主戰騎手,埃爾希深刻知道墓誌銘這場比賽就算是硬逃贏面也很大。
但要是放縱墓誌銘這樣做,贏下比賽並獲得了正向反饋的牠,在未來就可能養成爆衝的壞習慣。
以為任何問題只要一股腦衝刺就能解決,之後再跑比賽也會形成固定思維。
這樣很不利於墓誌銘後續的競技生涯。
熟悉賽馬的人知道,新馬就好比一塊沒有經過塑形的橡皮泥。
透過混合顏色,塑形捏造,橡皮泥在硬化後就變成了一個較為穩定的作品。
而前期捏它的人留下過什麼痕跡,後面就算橡皮泥的模樣變了,也還是會帶上這道過往的疤痕。
比起白玉微瑕,埃爾希更希望在煉玉之前就把可能的小石子給清掃乾淨。
只是理想雖好,實施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
作為騎手,埃爾希擅長先差,追擊的跑法並不算很厲害。
要是馬還不肯配合自己的話,能不能發揮如常都是個大問題。
幸好墓誌銘理解了她的意思。
這匹聰明的賽馬只有那一瞬間的迷茫。
接著所有的抗拒都煙消雲散,轉為了絕對的信任。
剛才拉太用力了,不知道墓誌銘會不會難受……
埃爾希在心裡想到。
怎麼辦好呢?看來墓誌銘挺喜歡給我留下難以解決的問題。
不過我就愛解決這樣的難題。
草屑紛飛,泥點子濺到了埃爾希的墨鏡上面。
專注的騎師看也不看外界環境的變化,此時此刻她的眼裡只有一條道路。
那就是通向勝利之門的路!
退至後方,視野變得極為寬闊,以往先行所不能顧及到的地方,落在後方時就能看出其中門道。
手掌心已經微微出汗了。
埃爾希繃緊神經,冷酷而又迅速的規劃出接下來將要行進的位置。
不能落下馬群太遠,否則就算你再能追也追不上這麼大的差距。
這樣一來埃爾希主動壓低身體,原本吃得很淺的馬蹬就受了更少的力氣。
她將身體往前傾斜,墓誌銘抬起腳的時候就把軀幹往上抬,等到賽馬落下了蹄子,身體也跟著往下做,同時手肘發力開始推騎。
要控制住力道,推太重了墓誌銘容易提前加速。
保持一個合適的力度,不重也不輕,恰好的讓賽馬可以邁出更遠的距離,又不會過於浪費腳力。
對於推騎力量的把握,埃爾希十分自信。
剛腕騎手要是不能根據地形變化,馬匹的情況來改變推騎方式的話,那還是趁早退役算了。
免得丟人現眼,白瞎了剛腕的好名頭。
在埃爾希強有力的推騎下,墓誌銘的速度果然快了很多。
牠漸漸超過了前面的賽馬。
先是態度佛系的八號,眼見自己快要被別馬追上也懶得打鞭,騎手跟著馬一塊兒目睹了墓誌銘的離開。
再是有心無力的十三號。
騎手有意督促胯下馬兒加速,為此揚起左手就對著馬屁股一頓好抽。
可憐十三號眼睛都驚恐的瞪大了,就是加不起速度,只能看著九號離自己越來越近。
從步入第三彎道開始,墓誌銘加快了牠的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