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玄塵盤算了下,晶壁世界此次死去的生靈高達30億人。
但給他提供的源質卻只達到了三名元嬰的程度。
並且也沒有九殤界修士的純正,這或許是因為低維創造的原因。
不過有總比沒有好,一點肉也是肉,只要以後創造的世界多,那量變就能引發質變。
不過此之前,陸玄塵看著果園中的沙盤,總是尋找藍星上的昆蟲進入也不是辦法。
除了甲殼狀就是一些軟體生物,就算得到源質的提升,它們的形態並沒有多大的變化。
考慮到自己總不能天天去深山裡抓小蟲子。
陸玄塵想了想,還不如創造出一個神獸多樣的世界。
至於位置……就放在晶壁世界的附近當鄰居。
指尖一點,法力無視地面厚重的阻隔,直接穿透而下,精準地落在那片預定好的岩層深處。
“開!”
法力夾雜的源質無聲炸裂,那片巨大無比的空白區域瞬間被一股力量清掃乾淨,形成一塊巨大的半圓真空區。
空洞的內壁瞬間被陸玄塵以神念銘刻下複雜的本源法則。
這些法則閃爍著微光,像一層堅韌無比的無形面板。
將整個世界與外界堅硬的岩石完全隔絕開來,內部自成天地法則。
陸玄塵心念微動,繼續朝著裡面灌輸水份。
這並非普通的水,而是一種蘊涵豐富礦物和特殊能量的液態混合物。
海水一時間不好去搞,但透過度娘他透過溶解鉀、鈉、鈣、鎂、磷、硫等,摹擬出了原始海洋成分。
並融入數縷經過稀釋和轉化的本源靈氣,以及微量的生命源質。
至於生命物質,直接透過加入極微量,能夠刺激原始氨基酸聚合的稀有元素和特殊化合物來模擬隕石帶來的生命物質。
微生物有了。
水溫和鹽度被他設定在了最適合生命起源的微妙範圍,大約30-40度左右。
太陽和月亮則繼續採用漂浮的石塊和純粹的火焰懸掛。
除了在裡面放置植物等情況外,陸玄塵按照之前的晶壁世界的模式復刻了一遍。
待外部環境準備完畢,時間開始快速流動。
內部的微觀世界彷彿被按下了億萬倍快進鍵。
各種微小物質在富含能量的海水中瘋狂地激發著化學反應。
在神唸的微觀視角下,陸玄塵看到無機小分子在特定能量場和資訊的引導下,開始定向結合,形成有機小分子。
能量波動形成節點,驅使這些有機小分子聚合成更復雜的聚合物。
某處能量匯聚點,一個特殊的氣泡形成了。
一個能自我複製的原始分子系統被囊括在原始的脂質膜內。
這是第一個真正具有生命意義的原始細胞。
第一個原型細胞分裂複製出自身,但複製的微小錯誤開始出現。
時間飛速流逝。
一場基於複製、變異和資源競爭的微觀生存戰爭在海水中全面爆發。
一代代形態各異、化學組成略有不同的原始單細胞生命瘋狂湧現、碰撞、演化、消亡……
歷經無數日月,大部分原始單細胞都朝著提升吸收效率或增強防禦的方向變化。
雖然生命形式開始多樣,出現了原始的光合作用生物,也就是藻類、掠食性菌類等。
漫長的時間洪流中,當某一個超大型單細胞群落開始聚集在一起,試圖走多細胞融合。
但結構臃腫無序,導致朝肉山的方向發展。
無數次的倒塌和失敗後,那些無序聚合的細胞本能的修正。
沒過幾十年,細胞的連線方式發生根本性改變,不再是簡單粘連。
而是演化出精密的連線子通道,能量和物質能在細胞間高效流動,細胞形態和功能出現初步分化。
部分細胞朝著強化結構的方向發展,部分細胞朝著集中能量、轉化為運動力量的方向演化。
整個聚合體內部形成了原始的氣血脈絡網路。
雖然極其微弱粗糙,但這朝著某些龐大生物形態上的改變。
百年之後,聚合體開始呈現出一種充滿力量感、內部能量流動的初具形態。
當另一個分支的原始多細胞生物體開始本能地分泌鈣質,但同樣因為初期的變化,分泌物質雜亂堆砌。
大部分直接都變成為了毫無生命、死去的岩石。
只有少部分成功排列出有序、緻密、甚至帶著某些奇特功效的甲殼狀或鱗片狀結構。
時光被無形巨手撥動,世界內的紀元飛速流淌,生命的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當海水中真正出現生物時,最初統治深海的,是一類渾身覆蓋著層層疊疊骨板、彷彿移動堡壘的巨獸,陸玄塵戲稱為盾甲螈。
它們依靠驚人的防禦力和挖掘海底淤泥,濾食微生物為生。
在其全盛時期,數量眾多的甲螈幾乎遮蔽了部分海底的光線,所過之處,其他小型生物紛紛被蠶食殆盡。
但它們的缺點也明顯,就是遲緩、笨重。
風水輪流轉,一種身體扁平、邊緣生出鋒利骨刺、尾部進化出強力推進結構的掠食者——刺鰩崛起。
它們放棄了沉重的甲殼,選擇了速度和致命的穿透力。
成群結隊的刺鰩如同水下刀陣,輕易便能撕開落單盾甲螈的層層骨板防禦。
它們以盾甲螈的幼崽和病弱者為主要食物來源,甚至能協同作戰,獵殺成年個體。
一時間,盾甲螈的種群在這群誘食者面前數量銳減,龐大的族群成了他人的自助餐。
也就在刺鰩如日中天之際,新的挑戰者悄然出現。
那是一種體型不大,卻進化出堅硬幾丁質甲殼、附肢帶毒針、更擅長鑽入巖縫淤泥潛伏偷襲的節肢類生物,陸玄塵命名其為毒蜮。
它們專挑落單年老的刺鰩下手,利用堅固甲殼抵擋刺鰩的衝擊,再用毒針麻痺獵物,慢慢肢解。
刺鰩的速度優勢在面對這類伏地魔時大打折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