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福抱起一車軲轆樣式、頂端有彎鐵管的玩意,套在徒弟手中鑄鐵管的上方,並用老虎鉗將固定介面裝置寧緊。
接著,牛滿倉扶鑄鐵管,李大福旋轉車軲轆。
每旋一下,鑽頭就會往下深一分。
不一會兒,1.5米的鑄鐵管,就完全嵌入了地下。
李大福擰鬆介面,卸掉車軲轆,安上另一根1.5米長的鑄鐵管。
介面再擰緊後,又往新接鑄鐵管的上方,套一個介面,並安上車軲轆。
接著,師徒倆互換位置。
李大福扶鑄鐵管,牛滿倉旋轉車軲轆。
沈青看明白了,人工打井,是鑽進地下一節鑄鐵管,就再連線上一節新的鑄鐵管繼續鑽,直到鑽出水來為止。
不過,當第二根鑄鐵管,完全嵌入地下時,師徒倆沒第一時間缷掉車軲轆。
而是合力將兩根相連的鑄鐵管拔出豁洞,再用帶彎鉤的長鐵絲,勾掉鑽爪、管內的泥土。
清理乾淨鑄鐵管,並將其重新放入地洞後,師徒倆才重複之前的操作。
沈青坐回門口,甩動黃皮柳條,繼續編笸籮。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師徒倆都在合作打井。
他倆時而旋轉車軲轆,時而連線新的鑄鐵管,時而拔出鑽頭,清理泥土。
當第七根鑄鐵管,完全嵌入地下時,車軲轆頂端的彎鐵管,開始往外冒溼黏的泥土。
第八根鑄鐵管鑽到底時,彎鐵管往外流泥漿。
李大福:“滿倉,綁橡膠水管。”
“好!”
牛滿倉拿起橡膠水管的一頭,套住彎鐵管,並用鐵絲捆緊。
泥漿順著盤在地上的橡膠水管,打了幾個旋兒,從另一頭流了出來。
牛滿倉急時捏緊水管口,“沈青,井冒泥漿水了,你想讓它往哪裡流?”
沈青聞聲走上前,他環顧一下四周,目光落在離麥秸垛較遠的凹地處。
那凹地,像是院裡有過大樹,卻被砍了、挖出樹樁,而留下的凹陷。
“往凹地那塊兒淌吧!”
“成。”
牛滿倉拖拽著水管,走到凹地處。
他手一鬆,泥漿噴湧而出,染黃了一片地。
他將打彎的水管捋直,便回到水井旁繼續幫忙。
第九根鑄鐵管鑽到底時,管口冒出的泥漿更稀了,質地像做糊塗湯的麵粉水。
偶爾,還會冒出一小截清水。
李大福:“滿倉,洗一下井。”
“好!”
牛滿倉拎一舊的槓桿壓水裝置,走到凹地處,他將膠皮水管套住裝置底部的管口,並用鐵絲捆緊。
裝置內有個單向閥門,還有一個活塞,也就是蜂窩狀的鐵片+幾片圓形橡膠皮。
壓動長柄,會帶動活塞上下挪動,抽走管內空氣,抽出地下水。
原理,就和用吸管喝水差不多。
牛滿倉壓動長柄,裝置上長30厘米的鐵管,源源不斷往外冒泥漿。
他壓到額頭冒汗時,泥漿顏色淡了一半。
他壓到滿臉脹紅時,泥漿變得半透明瞭。
他壓到雙腿打顫時,泥漿...不能稱之為泥漿了,是清澈又透亮的水。
李大福:“滿倉,先停停!”
牛滿倉鬆開長柄,整個身子都在抖,沈青扶他到陰涼處休息。
洗井時,沈青多次提議換他來壓動長柄,都被牛滿倉拒絕了。
理由是:不吃點苦頭,哪能領悟打井的訣竅?甭耽擱他領悟泥漿成色和水源質量的關係。
這時,李大福走到壓水裝置前,他伸手仔細撫摸出水管內壁,又壓動長柄,壓出井水來,接一口含進嘴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